人民網>>時政

官員說話不宜稱“某地的”為“我的”

賴  明

2014年10月08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官員說話不宜稱“某地的”為“我的”

  經常聽到有的地方領導干部在講話、發言或作報告時說,“我的人口”多少、“我的GDP”多少、“我的財政收入”多少,所言“我的”意指他所在“某市的”“某縣的”或“某鄉的”,似有一種“老子天下第一”之霸氣,讓聽者倍覺不爽。

  或許,有些地方或部門領導將“某地的”或“某部門的”稱作“我的”,是想表達自己對所主政、主事的地方或部門的情感,認為是言明自己把所從事的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境界。若此,貌似無可厚非。可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是,很多官員言必稱“我的”,表現出的是一種強烈的個人“所有”和“居功意識”。譬如,有的領導干部在介紹地理位置時,說“我的東邊是某市、南邊是某縣”,等等,儼然有“溥天之下”之威﹔在介紹隨行人員時,說這是“我的宣傳部長”“我的國土局長”,等等,儼然有“率土之濱”之氣﹔在介紹經濟形勢時,說“我的財政收入大增”“我的稅收再獲突破”等等,儼然國庫是他家的。

  隻要稍加留意,不難發現,甭提在非正式場合,甚至在正式場合,以上“我的”之表述方式的官員也不少。有些官員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或許不排除少數人說者無意,但聽者是有心的。可以說,這樣的話語乏善可陳,有傷民心,若成“氣候”必致離心離德。更何況,久而久之養成“習慣”,真的可能將國家的、人民的當成“我的”。

  記得過去有段時間,官場中流行“老板”“老大”“哥們”等稱呼,表現出嚴重的“小團體主義”和“江湖習氣”,后來有的地方還專門發文重申“黨內應互稱同志”,彼股歪風才有所遏制。當前,中央正在深入貫徹八項規定精神,管住官員的嘴不僅要禁住公款吃喝,而且要治一治話語之腐敗。是時候剎一剎某些官員慣稱“我的”之風了,“我”只是人民的公仆,而非百姓的主人!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08日 20 版)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