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本網原創

石仲泉:烈士紀念是尊重歷史記憶的優良傳統

2014年09月30日14:01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潘婧瑤 劉雅萱)今天是國家設立的首個“烈士紀念日”,上午10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等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人民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共中共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黨史專家石仲泉。

“人人皆知明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動土奠基65周年。”石仲泉說,這也是將烈士紀念日選在今天的原因,是繼承了我們黨在重要節日前強調歷史記憶的優良傳統。

自中國近現代的民主革命以來,有2000多萬烈士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犧牲。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石仲泉強調,在當前國民意識特別是青少年教育中填補革命歷史空白有重要意義,不斷溫習歷史是提醒后輩珍惜今日。

事實上,中國並不是第一個設立烈士紀念日的國家。5月的最后一個周一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當天美國總統也會前往國家公墓敬獻花圈。英國及英聯邦國家也設有陣亡將士紀念日以紀念一戰陣亡將士。5月9日則是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日。石仲泉指出,中國設立烈士紀念日是在與國際接軌,學習各國尊重先烈、尊重歷史的精神傳統。

石仲泉全程觀看了儀式的直播。他認為,由於烈士紀念已逐漸形成操作性較強的規程,因此儀式進程嚴肅有序,有感召力。他本人也深感儀式所帶來的精神力量,聯想起中國土地上無數個烈士縣的光榮歷史。

石仲泉提到,江西興國縣是中國烈士第一縣。革命戰爭年代,興國縣為國捐軀的烈士有5萬多名,其中姓名可考的烈士就有兩萬多名,佔全國烈士總數的十分之一,據說在長征路上的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歷史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這些英雄事跡鼓舞我們更好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石仲泉說。

分享到:
(責編:盛卉、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