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要辦點事多麼不易,不打點打點,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辦不成事!這種現象一定要扭轉過來!”這是習近平同志未公開發表過的談話中的一個片段,收錄在近日發行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中。
該選編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收錄了自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至2014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這段時間內的70篇重要文獻。其中,習近平文稿24篇,有8篇是首次公開發表,文稿講話包括社會主義制度、反對鋪張浪費、紀律組織建設、農村和城鎮化建設、食品安全、政法工作等重要內容。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不說更早時期,就從改革開放開始,特別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后,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於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全盤否定了毛澤東同志,那我們黨還能站得住嗎?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能站得住嗎?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所以,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建議大家把《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找出來再看看。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
○反對鋪張浪費
“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
中央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衷心擁護。后續工作要不斷跟上,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於白抓。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方面就此積極建言獻策,不少意見值得重視。要梳理採納合理意見,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借鑒國內外有益做法。下一步,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督保障等制度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在人民日報《專家學者對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議》等材料上的批示(2013年1月22日)
○嚴明政治組織紀律
“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
大家注意看就知道,西方國家議會投票,往往是政黨壁壘分明,一個黨的議員要不就是都反對,要不就是都支持。這說明了什麼?不就是各黨對自己的黨員有政治上的約束嘛!對那些在政治上行動上與本黨離心離德的黨員,西方國家政黨也是要執行紀律的,甚至給予開除處分。一個政黨,不嚴明政治紀律,就會分崩離析。
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必須執行。毛澤東同志說,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選(2013年1月22日)
“組織紀律、財經紀律過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壓線”
一個鬆鬆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黨組織像個大車店、大賣場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還能有什麼核心力量?還能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嗎?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黨組織等同於領導干部個人,對黨盡忠不是對領導干部個人盡忠,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有的領導干部喜歡當家長式的人物,希望別人都唯命是從,認為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就是好干部,而對別人、對群眾怎麼樣可以不聞不問,弄得黨內生活很不正常。
組織紀律、財經紀律過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壓線,現在這兩條紀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成了最鬆弛的低壓線。犯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算什麼?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一到節假日甚至不是節假日,有些人就到處跑,還帶著一大家子,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哪兒好就往哪兒去。不少是公款消費,財政成了他們家的錢包,財政局長成了他們家的管賬先生。
——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節選(2014年1月14日)
○依紀依法嚴懲腐敗
“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
要從源頭上有效防治腐敗,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剖析,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要加強對權利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如果升學、考公務員、辦企業、上項目、晉級、買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國等各種機會都要靠關系、搞門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顧,沒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沒有機會,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這種情況不糾正,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嗎?這個社會還能有發展活力嗎?我們黨和國家還能生機勃勃向前發展嗎?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否則,群眾是要戳脊梁骨的!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選(2013年1月22日)
○嚴格執法 公正司法
“不打點打點,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辦不成事!這種現象一定要扭轉過來!”
“公生明,廉生威。”執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兩點,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潔不廉潔。這兩點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扭轉職業良知、堅守法治、制度約束、公開運行等環節,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
過去講“有理走遍天下”,現在有理的也到處找人。這從另一角度說明,老百姓要辦點事多麼不易,不打點打點,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辦不成事!這種現象一定要扭轉過來!
我國是個人情社會,人們的社會聯系廣泛,上下級、親戚朋友、老戰友、老同事、老同學關系比較融洽,逢事喜歡講個熟門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權力領域,就會帶來問題,甚至帶來嚴重問題。
——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講話節選(2014年1月7日)
○推動農村和城鎮化發展
“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
現在到很多地方去看,都是大馬路、大廣場、大綠地、大園區,土地利用率很低。這不是強壯,而是虛胖,得了虛胖症,看著體積很大,實際上是外強中干、真陽不足、脾氣虛弱。城郊大量農田特別是菜地被佔,城市蔬菜供應的市場距離越來越遠,成本越來越高,許多低收入群體已經吃不消。
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千萬不能突破,也不能變通突破。紅線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搞佔補平衡不能把好地都佔了,用劣地、坡地、生地濫竽充數,最終賬面上是平衡了,但耕地質量是大大虧空了。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2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我多次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誰來種地這個問題,說到底,是願不願種地。會不會種地、什麼人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日)
○食品安全問題
“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最大氣力抓好。”
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高,輿論燃點低,一旦出問題,很容易引起公眾恐慌,甚至釀成群體性事件。毒奶粉、地溝油、假羊肉、鎘大米、毒生姜、染色臍橙等事件,都引起了群眾憤慨。再加上有的事件被輿論過度炒作,不僅重創一個產業,而且弄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三鹿奶粉”事件的負面影響至今還沒有消除,老百姓還是談國產奶粉色變,出國出境四處採購嬰幼兒奶粉,弄得一些地方對中國人限購。想到這些事,我心情就很沉重。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所以,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最大氣力抓好。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日)
【8篇首次公開文稿篇目】
1、《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
——2013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節選
2、《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2013年1月17日、22日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有關材料上的批示
3、《嚴明政治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選
4、《依紀依法嚴懲腐敗,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選
5、《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7、《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講話節選
8、《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