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人民日報客戶端:習近平超常規紀念孔子,有何話外音?

2014年09月25日08:3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聊政事兒】習近平超常規紀念孔子,有何話外音?

  文/黨報評論君

  9月24日,孔子2565年誕辰前夕,人民大會堂。不少研究儒家的學者風塵仆仆趕來,找位置,落座,相互交流……

  他們是來參加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的。直到主持人宣布議程,人們才驚奇地發現,大會還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國家主席習近平。

  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講話,尚屬首次。不久前,課本中拿掉古詩詞,習近平批評為“去中國化”,而且在出訪的萬米高空,還不忘重申把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今天,習近平高調紀念孔子誕辰,其實是再次為傳統文化“撐腰”。為何如此重視孔子、重視傳統?其中大有深意存焉。

  (一)從黨情看,執政需要汲取傳統力量

  事實上,弘揚傳統文化,早已是中央領導的共識。

  最近,還有一個中央領導出席過國際學術會議。劉雲山在今年七月出訪時,參加了在哥本哈根商學院舉行的“歐洲學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研討會。

  在這個研討會上,對於我們黨為什麼要弘揚傳統文化,他指出,中國共產黨倡導的價值觀、秉持的執政理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是一脈相承的。“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

  習近平在今天的講話中更是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

  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傳統,既不否認過去,不做文化虛無主義的信徒﹔也不回到過去,做文化復古主義的“粉絲”,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執政黨應有的政治品格。馬克思主義這棵大樹,終究還是要生長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片土壤之上的。否則,隻會造成水土不服,成為毛澤東所批判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內在就蘊含了將馬克思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而在世界文明長河中,隻有中國延續了大一統的兩千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和資源。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執政黨而言,無疑是一塊“執政富礦”,值得執政者從中汲取力量。習近平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正是基於此考慮。

  (二)從國情看,治理需要文化支撐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習近平是以國家主席身份出席本次大會的,換言之,習近平首先是站在國家的高度來闡述:一國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傳統。如習近平在講話中所言:“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而這,也不是習近平第一次表現他對孔子的“愛好”。我們應該還有印象:早在去年11月,習近平來到曲阜孔府考察,並來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擺放著展示100多本書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饒有興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本書,他拿起來翻閱,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當我們國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物質水平不斷提高,道德卻不斷滑坡:社會上,老人家跌倒了,路人卻在猶豫要不要扶﹔市場上,商品流通了,“地溝油”卻不斷侵蝕我們的餐桌﹔官場上,不少官員頂著“紅帽子”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此種現象,不一而足。反觀於此,民族復興道路上,重建精神道統,迫不及待。

  但歷史的創造,從來不是“無中生有”﹔重建道統,首先需要回望歷史。習近平要“仔細看看”有關孔子的書,深意正在於此:實現民族復興需要文化支撐。

  不可否認,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雖然巨浪淘沙,但不可避免有陳舊過時,甚至是文化糟粕。如何才能避免這些文化糟粕?無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應該是有所鑒別的對待、有所鑒別的繼承,而不是“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不是回到過去,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三)從世情看,和平需要東方智慧

  習近平在講話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今年3月,他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石碑上有這麼一句話:“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

  關於思想,還有另外一個故事,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為什麼要回到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如習近平所言,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比如“協和萬邦”“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習近平近日在印度訪問時,即引用俗語“鄰居好,賽金寶”談中印關系。而中國近代以來所經歷的種種苦難,也讓中國更能體會和平的來之不易。

  以儒家為核心的中華文明正視文明的多樣性,不是以一個文明消滅另一個文明,不是消除文明之間的差異,而是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歷史上,魏晉時期,佛教東傳,吸收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實現了佛教的中國化﹔宋明時期,儒家吸收佛教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學。中外的歷史反復証明,“任何想用強制手段來解決文明差異的做法都不會成功”。

  思想的力量不在於造成“文明沖突”,而在於讓人們找到不同價值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實現文明之間的“永久和平”。當“西方中心主義”“歷史終結論”席卷世界,在各地造成種種流血和沖突,染紅了世界版圖之時,儒家“以和為貴”的思想尤為可貴,儒家的世界意義也就凸現了出來。

    轉載自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賬號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