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4專題】國慶65周年

“丹青中國夢”獻禮國慶65周年

徐顥哲

2014年09月24日10:0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丹青中國夢”獻禮國慶65周年

昨天,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廳裡,觀眾可以看到巨幅油畫《會師井岡》。當天,“丹青中國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美術作品展”在這裡開幕。 本報記者 饒強攝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虎門銷煙》圖片展板下,原作者曾竹韶創作於1953年的這組浮雕局部——六組英雄頭像在燈光的映射下,散發著淡淡的光輝,六位銷煙英雄都眉頭緊鎖,仿佛在述說著中國近代史開篇的悲情,也引得參觀者表情凝重,嗟嘆連連……昨日下午,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丹青中國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中國夢為主題,展出了300余件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名家的經典名作。

整個中國美術館的一層,“丹青中國夢”分為三大篇章緩緩展開,展現了百年中國經歷的滄桑與復興的巨變。第一篇章“尋·民族振興之夢”集中展現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這段歷史,其中,沈嘉蔚作於1987年的油畫《紅星照耀中國》長約十米,描摹了一百多位紅軍戰士的形象,涵蓋毛澤東、普通紅軍戰士、“紅小鬼”等諸多形象。楊鬆林的油畫《開創共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全山石的油畫《義勇軍進行曲》也都是難得的佳作。第二篇章“筑·國家富強之夢”集中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行各業人民群眾嶄新的精神面貌和建設家園的火熱景象,如靳尚誼的油畫《塔吉克新娘》、廣廷渤的油畫《鋼水·汗水》、羅中立的《父親》等油畫佳作,也有王穎生繪制的《香港回歸》這樣的大部頭中國畫。第三篇章“追·人民幸福之夢”作為第二篇章的延續,指向未來,以葉淺予的中國畫《中華民族大團結》等為代表。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謝小凡認為,經過精心安排,“以圖証史”的形式能更直觀地幫助大家了解中國夢的內涵。

與厚重的歷史感相襯的,是本次展覽多元的表現方式。展出的這300多件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年畫和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看來,“主旋律+多樣化”正是本次展覽的最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潘公凱創作於2011年的《融》與申凡今年創作的《紀念黃賓虹》,以聲音、圖像和光影的新媒體形式與大家見面,別具一格,也成為謝小凡口中“此次展覽最具當代意義的兩件作品”。

昨天美術館大廳已經聚集了許多聞訊而來的市民,一位中年“美術迷”得知“十一”后才能買到此次展覽的畫冊時,有點遺憾,不過,他隨即表示:“能看到這麼多好作品,實在太難得了。暫時買不到畫冊,也沒關系。”

據悉,本次展覽將貫穿整個國慶假期,持續至10月7日閉幕。

范迪安卸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本報訊(實習記者 徐顥哲)“范館長,下次再見恐怕要叫您范院長了!”昨日上午,“丹青中國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美術作品展”的新聞發布會上,現場一位記者對迎面走來的范迪安說。掌舵中國美術館近9年的范迪安宣布卸任,將出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離別之際,他不諱言自己在中國美術館工作時取得的成績,當然也有些許遺憾。

在范迪安眼中,目前中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即向藝術博物館的標准邁進。這表現在近年來在藏品積累方面進步明顯,增加了許多高質量的精品。除了國家撥款購買的精品畫作外,中國美術館本著“敬賢”的態度,通過與許多老藝術家溝通,他們都主動捐贈了自己的著名畫作。范迪安表示,如今的展覽也越來越注重精耕細作,力求在不同的語境中展現作品的內涵,因此更需要加強國際文化交流。他以中國美術館正在展出的“路德維希作品展”為例,直言不諱地說:“一個擁有文化自信的國家,必須胸懷寬廣地接納多元的藝術作品。”

成績之外,范迪安也不無遺憾,他談到目前火熱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時說:“很多的重要作品都在民間高價交易,卻沒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說明我們在藏品積累方面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除此之外,對當代美術方面觀照不夠也是中國美術館面臨的問題,“我們在當代美術方面的學術力量還不夠,希望我離開后這方面的工作能加強。”

分享到:
(責編:李警銳、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