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央為何高調為政協“慶生”

黨報評論君

2014年09月22日07:1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9月5日,全國人大60周年慶﹔不到一個月,9月21日,又迎來政協65周年慶。逢五逢十,都是“正日子”,兩次“慶生會”,都是中共中央聯合過生日的“壽星”(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共同操持,習近平也都發表了重要講話,規格可見一斑。不過,高調的慶祝大會,卻並非只是簡單的紀念。今天,黨報評論君就從三個關鍵詞,解讀一下這兩次“慶生”背后的含義。

關鍵詞一:民主

在這兩次大會的講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可能就是“民主”了。

有人說,中國的民主是“選舉加協商”。說得雖簡單,卻也不無道理。選舉,就是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通過選舉投票實現民主﹔而協商,就是政協制度,這是我們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通過政治協商來發展民主。

習近平也說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前者是人大的職能,后者則歸屬於政協了。

在政協65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用三個“獨”字,來總結了中國協商民主的特點,“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無疑,這就是“中國式民主”的重要內容,高調“慶生”,是要向世界宣示: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道路。

關鍵詞二:制度

習近平曾多次引用鄧小平20年多前的一句話:“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按照這個判斷,現在,正是這套制度成熟定型的關鍵期。而人大、政協這兩種重要制度,無疑是“關鍵環節”。

在這兩次慶祝會上,習近平都不斷強調,要看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特點。“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換成他曾經講過的一句大白話,就是“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這樣的優勢,是從國情中來,從歷史中來。在人大60周年的講話中,習近平花了很大的篇幅回顧歷史、分析現實﹔在政協65周年的講話中,他再次用很多筆墨強調“人民政協創造了輝煌歷史”。其共同的指向,都是分析我們制度的“歷史合理性”。

為什麼要強調這樣的“歷史合理性”?用習近平自己的話說,就是“絕不能放棄中國政治制度的根本”。要虛心學習他人的好東西,但前提是有獨立自主的立場,不能囫圇吞棗、邯鄲學步,否則就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關鍵詞三:黨

黨的領導,是在這兩次慶生會上,習近平不斷強調的一個概念。

政協65周年的講話中,一個全新的判斷是,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視為“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讀過這個講話,評論君對這句話印象深刻:“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就需要離不開人民的創造性實踐,離不開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見。這正是發揚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的深層次關聯。

在兩次會議講話中,都強調了“三位一體”: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可以說,不管是談民主、談制度,這都一個底色。所以,人大制度,要有“四個善於”,包括“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等﹔而政協制度,則要“自覺把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部署貫徹到人民政協工作中去”。

其實,讀懂這兩個講話,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讀一讀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比如,人大60周年的評論員文章,分成《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的旗幟》《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生長於中國土壤》三篇﹔而馬上要刊發的政協65周年評論員文章,也分成“黨領導人民政協創造輝煌歷史”“人民政協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制度”。

聯系上面說的三個關鍵詞,是不是能捕捉到一些端倪呢?(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

分享到:
(責編:曹昆、李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