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國務院40年前批示嚴控北京規模

2014年09月21日05:33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務院40年前批示嚴控北京規模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

  “嚴格控制城市發展規模,凡不是必須建在北京的工程不要在北京建設……”這些文字出自一份1975年的國務院文件。“反思與品評—新中國65周年建筑的人和事”座談會近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會長馬國馨在會上披露上述文件。這份近40年前的文件,仍有現實意義。

  嚴控北京城市發展規模

  馬國馨院士回憶說,在他幾十年的工作當中,有記筆記的習慣。這些筆記現在讀起來,有點像近幾十年的建筑札記了。筆記中,記錄了1975年6月的國務院文件專門為北京城市規劃所作的批示。

  在這份文件中,第一條是首都建設北京市委實現一元化領導,今后在北京進行的各項建設執行統一城市建設規劃,從1976年起每年編制北京建筑規劃。第二條是嚴格控制城市發展規模,凡不是必須建在北京的工程不要在北京建設,發展小城鎮必須安排市區工程和城區改造緊密結合起來,不能佔農耕田。第三條是今后新建擴建計劃把職工宿舍等必要的生活服務設施包括進去,國務院同意在第五個五年計劃,改善交通市政設施……

  “別看快40年了,現在拿來似乎還能用。”馬國馨表示,這可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各種利益的支配等原因,讓一些指導思想沒能順利落實。

  建筑設計曾以工人為主

  馬國馨院士還回憶前三門大街住宅項目的建設過程。“設計組以工人為主體,這在我們建筑設計史上比較少見。”馬國馨說,在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文革”接近尾聲,那時北京市住宅各方面的欠債比較多,需要成街成片蓋房子。

  馬國馨表示,當年提出建筑設計以工人為主體不是讓工人改行,而是打破施工和建筑設計的界限,工人參與設計,而設計人員跟班勞動,也學成一門或幾門手藝。

  馬國馨介紹,為解決北京市建筑施工力量不足,國務院同意1975年增加1萬人。再有,考慮國家經濟條件,區別不同地點,依靠群眾自力更生進行首都建設。這些建筑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國情。

分享到:
(責編:崔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