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鄭州回應主路半年塌13次:積水是元凶 未提追責

2014年09月20日08:24    來源:大河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鄭州回應主路半年塌13次:積水是元凶 未提追責

鄭州回應主路半年塌13次:積水是元凶未提追責

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大面積坍塌

  核心提示|塌塌塌……新修的鄭州西三環半年塌陷13次!更甚的是,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坍塌竟達7次之多。鄭州市政府成立調查組,啟動問責機制。

  昨日,鄭州市建委向社會公布了一份情況通報。通報顯示,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的塌方與積水和地下頂管及管線復雜有關,而對責任認定和追究卻隻字未提。

  [回顧]上演塌陷連續劇,相關部門成立調查組

  今年如果評哪條路關注度最高,肯定非西三環莫屬!這條路從今年4月份恢復通車后就開始了連續的塌陷,而且塌陷是接二連三,塌塌不休。從今年4月至今,這條路已上演了十三塌。

  經統計,從4月10日到9月2日,西三環已塌方12次。其中,僅中原路和西三環交叉口就坍塌了6次。與此同時,道路的坍塌也引起了鄭州市主要領導的重視。9月4日,市政府啟動問責機制,成立調查組處理此事。9月13日,鄭州市相關部門為此召集專題會議。

  出人意料的是,9月15日,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又“塌”了,而這已是該路口的第7塌。路面再次塌陷后,鄭州市政府相關領導對塌方原因進行了初步認定,責任方為在塌方路面附近進行頂管作業的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9月18日,鄭州市相關領導再開現場會,並確定對坍塌的西三環中原路交叉口進行開掘以確定事故原因。同時,明確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

  [通報]地下管線太復雜,隻字未提追責

  昨日下午,記者得到了鄭州市建委發來的一份情況通報。其內容為: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屬於長期積水區,且地下新建、老舊、廢棄管線錯綜復雜,已列入十大路口綜合整治工程,近期即將實施,三環快速化工程按工程立項要求僅對該路段老舊路面瀝青面層進行銑刨覆澆。根據專家組初步分析,該積水區域地下結構受水侵蝕,加上近期管線產權單位在該區域進行地下管線穿越西三環頂管施工,擾動土體,施工期間雨水滲入造成地基土壤含水量發生變化,誘發變形沉降,逐步形成路面坍塌。

  市政府有關部門將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塌陷區附近進行全面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制定處理方案,並迅速組織實施,盡快恢復路面,確保道路暢通。同時,市政府將根據調查進展及時通報情況,對塌陷事故作出進一步處理。

  而這份情況通報中,記者注意到隻字未提追責的問題。

  [分析]坍塌是人造地質災害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趕到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進行探訪。現場,記者注意到坍塌的大坑已被開挖,專家和技術人員正在取樣勘察。

  河南大學誠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的吳教授告訴記者,塌方點2.5米左右的位置有明顯的積水浸泡區域,這裡應該很早就形成了淺層徑流並沖刷成空洞。另外,他們在塌坑點西側發現了兩處疑似管涌點,東側的一處水流沖刷點可能是水土下泄點。“目前基本可判定淺層徑流形成了塌方。另外,是否有深層徑流引發塌方,我們正探測深層土樣進行分析。從目前分析來看,這麼大面積的空洞塌方,明顯屬於人造地質災害。”

  在現場,相關專家表示,目前的探查主要是現成塌方點的探查,隨后所拿恢復方案也是該塌方點的恢復,但空洞塌方是系統成因,牽涉周邊較多土層結構,而這些土層下方也可能有管涌或空洞,“毫無疑問,塌方點附近保不准還會塌!”

  昨日下午,記者從鄭州市政府辦公廳五處了解到,對於目前中原路西三環的塌方事故責任認定,還需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認定。(大河報記者 李一川 文圖)

(來源:大河網)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耿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