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調查稱高校行政化與市場化導致教師奔官荒學術

2014年09月14日19:1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趙艷紅)北京工業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聯合發布《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與激勵機制改革研究》,其中兩組數據格外引人關注:高校教師間收入差距拉大,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者的15倍﹔擔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年工資收入比不擔任者高18%。就高校的“行政化”與“市場化”傾向所帶來負面影響,調研中有教師形象地將其描述為“三奔一荒”,即奔錢、奔官、奔項目,荒學術。

高校行政化傾向嚴重

擔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年工資收入比不擔任者高18%

2010年以來,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聯合課題組成員通過問卷調查、個案訪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先后對北京、上海、雲南等地近20所高校進行調研。

研究顯示,行政化的表現之一就是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但擁有行政資源,也日益擁有了學術資源,“雙肩挑”者成為大學中最有實力的職業群體。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教授2010年的年工資收入比不擔任行政職務教授高18%﹔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比不擔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高25%。此外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副教授擁有更豐厚的課題經費,行政職務甚至成為獲得教授職稱的重要捷徑之一。

與這種變化相對應的是在許多高校出現了教授、副教授爭相競聘處長、副處長,甚至科長的奇怪現象,以變相任命制為主導的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濃郁著高校“唯上”、“唯官”的氛圍,污染著大學的“本源”。

高校“市場化”導致教師間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者的15倍

研究指出,擴大學校的自主用人權,實行聘用制、靈活用工、人事代理,採取崗位管理、崗位工資,推行績效考核、績效工資,建立課題申請和主持人項目組制,搞活內部收入分配和津貼、獎勵,允許和鼓勵教師的校外兼職(自辦公司),推行社會保障的社會化,推行住房的市場化等等,被統稱為大學的“市場化”或“企業化”。這一改革增強了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增加了教師的收入。

但突出的問題是教師間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調查顯示,大學教授收入最高的10%與收入最低的10%,收入差距達到5.9倍,副教授為4.5倍。若不做分組,就同一職稱個人收入差距更大,教授最高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副教授之間是23倍,講師是25倍。

部屬院校和市屬院校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很明顯,年收在10萬∼20萬元的高收入層,部屬高校高出市屬高校近10個百分點。而對日本國立大學的調研顯示,教授最高級俸與最低級俸的收入僅相差1.4倍,副教授相差1.5倍。

傳統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導致“干好干壞一個樣”,影響了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但“市場化”競爭導致的教師收入的兩級分化正在成為高校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下滑的重要因素。

高校績效考核不斷加碼撕碎教師有限精力

教師忙於應付,學術造假問題凸顯

研究指出,面對越演越烈的高校“市場化”,管理者未採取“對症下藥”的措施,增加政府的高教投入,改善教師的薪酬結構和工資待遇。而是試圖通過績效考核的加碼達到控制工資外收入,讓教師回歸課堂和科研的目的。

這些指標包括:本科生教學、帶研究生、發表論著、主持課題、到校經費、獲獎獲証和獲政府批示的數量,有些指標高得離譜,如,一學年450時以上標准學時,一年三篇論文一篇SCI、SSCI、A&HCI或CSSCI,三年一本書等等,績效加碼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倒使大學學術造假問題凸顯,普通教師忙於應付,超時工作成為高校教師的常態,許多教師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調查表明,教授每天工作低於8小時的僅有5.6%,工作8-11.9個小時的為67.9%,12-15.9個小時的為24.3%,有2.2%的人甚至在16個小時以上。副教授每天工作8-11.9個小時的為77.3%,每天工作12-15.9個小時的為11.3%,有0.7%的人日工作時間16個小時以上。絕大多數大學教師的日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職稱越高者績效壓力越大,工作時間越長。

高校的“行政化”與“市場化”傾向所帶來負面影響,調研中有教師形象地描述為“三奔一荒”,即奔錢、奔官、奔項目,荒學術。

小調查:

年收入在10萬—20萬的教師

部屬高校比市屬高校多10個百分點

根據課題組對部屬高校和北京市屬高校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市屬高校教師的年收入在6萬以下,這一比例高達58.8%,其中有16.2%的高校教師年收入僅為2萬—4萬。部屬高校教師中的高收入群體與市屬高校教師中的低收入群體在比例上基本一致,部屬高校教師中收入為6萬—8萬和8萬—10萬兩個組別所佔比例之和為42.3%﹔市屬高校教師中4萬—6萬的低收入群體所佔比例為41.1%。

在10萬—20萬的更高收入教師中,部屬高校教師所佔比例達19.6%,而市屬高校教師中同樣的高收入者所佔比例僅為9.8%,二者相差近10個百分點。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最高收入者,部屬高校比市屬高校高1個百分點。

高校教師收入存在顯著性別差異

男教師年均收入比女教師多14965元

根據課題組對在京18所高校進行的調查顯示,從平均水平來看,北京高校教師2010年工資(工資卡/工資條)的收入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教師平均比女教師多9666元。在總收入方面,男女教師的平均水平差距更大,男教師比女教師多14965元。

在工資分布的底端,男教師的數量少於女教師,而在工資分布的頂端,男教師的數量多於女教師。49%的女教師年工資收入在6萬元以下,而這個工資水平的男教師比例僅為31%﹔同時,年工資收入在8萬元以上的女教師比例為26%,而男教師比例為44%。

分享到:
(責編:曹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