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習近平全球經濟外交戰略初顯:拓展經濟聯系 促中國崛起

曾偉 潘婧瑤

2014年09月12日17:57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自從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來,習近平的一系列外交思想和提法讓外界耳目一新。9月11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時再次提出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人民網記者梳理發現,從中亞到歐洲,從蒙古到俄羅斯,從亞洲到美洲,習近平在經濟外交戰略上均有新的提法,這釋放了什麼信號?這些提法背后有怎樣的深意?

歐洲、中亞

“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國家期間便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今年3月22日至4月1日,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並訪問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此次習近平的歐洲之行則是把這一構想付諸於外交實踐。

在歐洲之行中,習近平表示要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洲際合作倡議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堅持市場開放,攜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致力於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可見,在當前的外交戰略中,中國正致力於將歐洲主要國家納入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規劃之中。

拉美

中拉命運共同體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2014年7月17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習近平同與會各國領導人一致決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宣布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

在題為《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主旨講話中,習近平宣布了中方對促進中拉合作的倡議和舉措,提出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打造中拉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俄羅斯、蒙古

中蒙俄經濟走廊

習近平2014年9月11日在出席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時說,中方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獲得俄方和蒙方積極響應。我們可以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

解讀1

習近平經濟外交戰略核心

突出利益契合點與和平發展路

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中拉命運共同體,再到“中蒙俄經濟走廊”,習近平的全球經濟外交戰略初現端倪。面對的區域版塊雖然不同,不過專家指出,這些舉措都體現了習近平一系列經濟外交思路的核心,即以經濟聯系促進和平穩定。一方面,習近平的經濟外交思路重點圍繞周邊國家展開,以構建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指出,“一帶一路”戰略、中蒙俄經濟走廊等概念,都是“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的具體體現。中國的發展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以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促進地區穩定。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外交也寄希望於通過對外拓展經濟聯系以增進國際影響力。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高飛指出,中國經濟的崛起產生了“外溢效應”,中國的商品向外流通,使得受中國經濟影響的地域隨之擴大。通過這些“路”和“走廊”實現了互利共贏,沿“路”才能和平穩定。經濟外交給國內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出口,也促進了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解讀2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中國發展戰略由海洋向陸地轉移

針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發展中歐關系之中,這體現出了中國外交和經濟方面重要的戰略布局。“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更是體現了中國發展戰略由海洋向陸地轉移的趨勢,未來的中國會更多地關注從中亞到歐洲的這塊歐亞大陸。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終點,歐洲為中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能源和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深入,歐洲對中國將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解讀3

中國-拉美命運共同體

推動拉美整個地區合作邁上新台階

專家表示,拉美國家是中國的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來高層交流頻繁,貿易額高速增長,去年的貿易額已經達到了2600多億元。主席訪問以多邊外交補充雙邊外交,推動中拉論壇盡快建立,讓中國和拉美整個地區的合作邁上新台階。前駐阿根廷大使徐貽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習近平多次在不同場合密集地談到中拉論壇建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習近平的出訪,對中拉論壇的最終建立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大幅推動了中拉關系的發展,為中國全球外交開拓了一個新領地。

解讀4

中蒙俄經濟走廊

促蒙古國外交放棄“第三支點”思路

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認為,中蒙俄經濟走廊正是三國經濟發展現狀同習近平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所尋找到的契合點。目前中蒙俄三國都把經濟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而中蒙俄之間的經濟結構又具有典型的互補性特征,中國需要俄、蒙兩國的能源輸出來支持經濟發展,俄、蒙兩國則需要中國的技術和投資等。中蒙俄經濟走廊符合三方共同的利益契合點。

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高飛則認為,這條走廊讓中國夢與蒙古國的夢、俄羅斯的夢對接,尋找到了一條最簡單的、最能夠為彼此接受的和平發展道路。中蒙俄領導人首次三方會晤,表明蒙古國外交放棄了“第三支點”思路,與中、俄間有共同的意願通過經濟合作減少彼此的不信任與猜忌。道路的相接與經濟的往來,不僅是一種合作的姿態,也對三國關系的未來設定了非常高的期望值。 

分享到:
(責編:曾偉、宋煦冬)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