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黨報評論君
9月9日,教師節前夕。北京師范大學“熱浪滾滾”。不是天熱,而是心熱,隻因為一個人來了——習近平。
道路兩旁,水泄不通,未來“靈魂工程師”們齊聲高喊“習大大,我們愛你”“總書記辛苦了”。那發自肺腑的呼喊,那鼓於心中的澎湃,不在現場,難以感受得到。黨報評論君隻能在被刷屏的微信朋友圈裡感受了。
眾所周知,從為學到為官,習近平都非常地尊師重教。不忘師恩,他每逢過年都會給老師送上問候和祝福。他說,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
當上總書記之后,他問候和祝福的對象則是全國1400余萬教師。去年此時,習近平忙於國事外交,從烏茲別克斯坦向全國教師致一封節日慰問信﹔而今年今日,習近平奉上的“厚重節禮”則是在英東學術會堂的重磅發言。
習近平講話中,滲透了哪些他作為學子的親身感受,透露出哪些他作為總書記的期盼和要求,讓黨報評論君跟你聊一聊。
不是巧合的巧合
為何是北師大,這得從一個巧合說起。
讓我們重溫去年的慰問信:“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應該“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信中點明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不就是北師大的校訓嘛!或許有人說,原來,習近平去年就安排好了行程。事情或有巧合,政治卻是必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句話不僅僅是北師大的校訓,更是每一個教師應盡之責。這不是最高標准,而是最基本的要求。
習近平選擇以北師大為考察點,可以說是對教師的重視,但更是對教師培養的重視。這次,習近平以自己的親自到訪,向社會表明:教師對於學生很重要,培養一個教師也同要重要。在講話中,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用詞之重,足見習近平對教師培養的重視。
尊師重教,與習近平自身的經歷也不無關系。“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隻有教師得到尊敬,教師所傳授的道理和知識才能得到尊重,全社會也才能形成崇尚學習的風氣。
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學位論文閱覽室,可以查詢到一篇十三年前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全文共169頁,淡黃色封皮,指導教師為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劉美珣。論文的作者就是習近平。這篇論文既是習近平對地方工作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未來的一個展望,更是新的戰略思考的一個起點。如今,戶籍改革按城市規模不同層次循序推開,這也是他十三年前博士論文中所持的觀點。這些思考,離不開“學業導師”的指導。
新近再版的《擺脫貧困》裡,有一篇署名為“項南”的序言,他是習近平的老領導,從序言和習近平最后的“跋”來看,無論是具體的實踐,還是治理寧德的理念,習近平口中的“老書記”,對其影響並不算小。更早之前,習近平還擔任過耿?的秘書。耿?對其的影響,從《秘書工作的風范》一文便可知曉一二。這兩人雖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卻堪稱習近平的兩位“人生導師”。
學為人師,行為師范,正是這幾位“老師”給他的印象。
中國好老師的習式標准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如果說這是習近平的矚望,那麼,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則是家長的殷切期盼。
對於好老師,哪個家長不渴望。但是近年來,“師生關系”卻也像“醫患關系”一樣,有走入信任危機的危險。比如教師節,從80年代同學們送點自制賀卡,准備幾個節目簡單表演,到90年代悄然興起紅包,再到前幾年開始流行的送購物卡、送手機,家長們苦不堪言,孩子們也厭惡至極,卻仍被社會歪風裹挾著不得不送。畢竟,校園不是象牙塔,教師也好、學生也好,都得面對復雜而深刻的社會轉型。
有道是,“經師易遇,人師難求”。近幾年,家長最為擔心的趨勢是師德敗壞。不諳教育之道,隻會打罵體罰的“狼師”,甚至出現性侵學生的敗類,這樣的教師,怎能讓學生尊敬,怎能讓讓家長放心呢。好在習近平上任之后,用嚴規鐵律治理不正之風,以黨風政風的改善帶動社會風氣的轉變,從而使教育風氣為之一清。許多家長都說,現在學校通知每個家長,明確要求不准送禮,同時,老師也不敢收了。
其實,習近平的講話,最多的篇幅,也還是在師德上,其中怎樣做一個好老師的主旨,家長最為關心。什麼是好老師,“習四條”不能忘。
一要有理想信念。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
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三要有扎實學識。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四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習近平說,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黨報評論君的團隊中,有好幾位都成長於教師家庭,對於教師的酸甜苦辣,有著很深的感受。就讓我們用習近平的這句話,一起祝最可愛的人節日快樂!
轉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