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昨天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本次改革對兩類加分加大了規范力度,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專家表示,取消加分利於消除灰色運作,對於從小學藝術的學生,可以報考大學的藝術專業,並不受影響。針對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特長生加分屢次被曝出違規的現象,教育部在開學前要求各地各高校對2014年特殊類型錄取新生,開展入學專業測試復核,發現問題的不予學籍注冊。
□權威解讀
加分造假實行“三取消”
針對今年河南、遼寧出現了體育特長生違規加分問題,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一些地方也出現加分項目過多、分值過大、資格造假等問題,影響了公平公正,群眾意見很大。這次改革,是給考試加分做“減法”。
杜玉波表示,考試加分,現在社會高度關注。實行考試加分,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類是鼓勵性加分,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一類是補償性加分,對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群體給予扶持。
杜玉波坦言,在高考加分實施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加分項目過多、分值過大、資格造假等問題,影響了公平公正,群眾意見很大。他說,這次改革,是給考試加分做“減法”,總的原則是大幅減少、嚴格控制,進一步規范管理、強化監督。
杜玉波特別強調,要嚴厲打擊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經發現,實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資格和高考報名資格﹔已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已入學的取消學籍。
□專家觀點
加分長時間為灰色地帶
加分政策出台伊始,是為了保障高考公平,但隨著社會發展,加分項目越來越多,導致出現了很多不合理不規范的現象,包括很多腐敗問題,這些都造成了負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周光禮教授表示,我國考試加分在2010年已經達到256項,數量巨大。隨著考試加分內容的逐漸取消,到現在仍然保留了100多項。目前,考試加分政策,特別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特長生加分屢被曝出違規,成為很大的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有一部分的確通過特長加分進入大學,但是還有“很多學生明明連籃球都不會打,就成了籃球運動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目前的特長生加分權利還操控在行政權中,因此很容易出現權力尋租、灰色運作的情況。所謂的加分並不能真正顯示出學生的水平,反而會傷害到沒有加分的學生,損害了教育公平。加分的不一定是真的特長生,這在很長時間都是灰色地帶,沒有相應的約束。特別是高考前,有的學校會“突擊”出現若干國家運動員。因此,未來的加分政策,會在整體上減少。對於從小學藝術的學生,可以報考大學的藝術專業,並不受到影響。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必須對特長生姓名、性別、測試項目等信息進行完整公示,才有可能杜絕男生參加女子組項目測試最終取得加分等怪象。同時,高校應該享有對各種加分說“不”的權利,並能根據自身特點決定加分規則,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特長擁有多樣選擇權,這樣無間隙的雙向選擇才能徹底根治亂象。
□政策
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
★《意見》要求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
★探索完善邊疆民族特困地區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並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隻適用於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
★《意見》還提出,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嚴格認定程序,做好公開公示,強化監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鏈接
>>案例
1
違規加分
河南漯河高級中學今年74人獲10分的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體育加分,佔河南全省此項加分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引發公眾質疑。
在2013年一次省級武術錦標賽當中,漯河高級中學報名的同學幾乎都獲得了國家二級運動員証書。當年800多人參加的比賽,設立的小項就有200多項,每個小項前3名都有資格申請國家二級運動員。由於每人最多可報名參加三個小項,800人中近乎一半有資格申請二級運動員。再遇上隻有五六個人的冷門項目,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証書簡直是“輕而易舉”。
記者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員等級查詢系統粗略統計發現,2013年,河南全省有超過300人都是通過這項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主要集中在鄭州、焦作、新鄉、漯河等地市。
2
今年本溪市高級中學高考生1000多名,獲得體優生加分者高達87人,且多集中在高分學生,受到眾多考生和學生家長的質疑。許多家長表示,隻要花數萬元便可獲取“國家二級運動員”証。同時,鞍山一中、遼河油田高級中學分別有43名和40名高考體優生獲得加分,也受到了質疑。
事后,遼寧省紀委監察廳會同本溪市紀委監察局組成專案組對本溪高中2014年體優生高考加分問題開展立案調查。
經調查,本溪高中存在採取虛假手段為部分考生獲取國家二級運動員等級証書等問題。
遼寧省處置體優生高考加分問題聯合調查組7月5日對外公布,全省1072名高考體優生中,270名考生放棄加分資格,他們將按取消后的成績參加高考錄取。
□北京現狀
特長生比例已逐年縮小
北京中考中,藝術特長生體育特長生比例也在逐年縮小。預計到2016年,特長生招生比例將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的5%。
今年經批准的文藝特色校、體育傳統項目校和科技示范校,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面向全市招收部分文體科技特長生。特長生要參加全市或區縣組織的統一測試才有資格報考。今年全市有103所中學招收藝術、科技、體育特長生,共計1895人,比去年減少了190人。
□各方反應
■教師
希望加分學生會有失望
北京九中校長林樂光說,學校有體育特長生,也有很多藝術類考生如舞蹈團的學生等,通過特長加分考入大學。他認為,就北京而言,這項政策對學生還是有不少影響。該校的舞蹈團的老師表示,對於樂團的學生來說,很多都是從小就接受舞蹈、樂器等訓練。
家長一方面給孩子當興趣培養,另一方面,成績突出的學生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到更好的大學。如果全面取消藝術類考生的加分,對這些辛苦學習的學生來說會有一些失望。她介紹,藝術團的學生需要每周3天都在學校訓練2個小時左右。
觀念轉變需要漫長過程
北京第二十七中學教師袁利軍認為,這些年特長生加分政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藝術、體育教育的發展。
袁利軍認為,取消特長生后,在短期內會造成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家長們由於喪失了升學目標的引導,可能就不讓孩子學了。對於學校而言,由於學生需求的突然消失,這種高水平的藝術團體會急劇下降。但是,從長遠角度看,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學生和家長的觀念發生變化,從以功利性的為升學而學習特長,轉變為真正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或是個人興趣而學習之后,高水平的藝術團體可能會有所回升,但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
■學生
可能放棄高考考慮出國
劉子琛是初二學生,學習民族樂器中阮已經7年,如今已通過該樂器的最高級別10級的考試。同時在2012年CCTV風化國樂電視大獎賽中取得全國前50名。劉子琛的老家在武漢,現在在北京借讀,准備初三畢業后回老家備戰高考。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在年級排名前10位,他希望通過自己特長生的加分,為高考沖擊北大、清華等名校助一臂之力。
對於剛出台的“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的政策,他表示很憂慮和糾結,“如果加分項目被取消的話,憑我現在的成績考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基本無望了!報考一般的大學我又不甘心,畢竟花費這麼多年的時間和精力在民樂上。”他說,目前隻能忐忑地等待改革細則出台后,再做打算,如果特長的路被堵死了,學業成績距離夢想又相差太遠的話,可能隻有放棄國內高考,考慮出國留學。
京華時報記者李琦郭瑩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