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至1920年,著名思想家陳獨秀租住在北京市東城區箭杆胡同20號,從事《新青年》雜志的編輯等革命活動。近日,這座隨著時代變遷而淪為大雜院的四合院,開始進行全面修繕。據現場維修工人介紹,首輪修繕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歷史:陳獨秀租住辦《新青年》
從東城區騎河樓南巷進入箭杆胡同,一座門口堆滿了磚塊、石頭等雜物的四合院便是箭杆胡同20號。門口挂著的“陳獨秀舊居”的牌子,顯示其為2001年公布的北京市文保單位。
“這座四合院是我祖上留下來的。”8月31日,箭杆胡同20號的住戶孫志廣告訴記者,他祖上曾在“宮”裡當差,民國時期購買了這座四合院。“當年陳獨秀租住的就是我家的房子。我家住在西院,陳獨秀租下了整個東院。北房3間是陳獨秀的住處,南房3間是《新青年》編輯部,靠街門的小房是傳達室。” 對於這裡曾經是陳獨秀以及《新青年》編輯部的落腳地,孫志廣提起來備感自豪。
“大概由於箭杆胡同毗鄰老北大,當時在北大任文科學長的陳獨秀便就近租住於此處。”孫志廣說,聽老人回憶,陳獨秀后來遭到通緝,就是從箭杆胡同出發逃往上海的。
現狀:前期清理工作已經開始
記者到訪時,陳獨秀舊居門口不斷有施工人員將磚頭等雜物搬出來。而院內的景象已與記者2013年探訪時大不相同:將門口廊道擠成大約1米小道的雜物已經被清理完畢,露出4米左右的廊道原形﹔院內風貌不一的自建房也已經被拆除,四合院的原始格局清晰可見。目前院內居住的居民已大部分搬走,房門上貼上了封條。北房后牆已經搭起腳手架准備修繕。
“施工人員於8月底進駐陳獨秀舊居,目前主要進行前期的清理工作。隨后將對房屋主體進行修繕。”現場維修工人表示,首輪修繕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將來:或用作《新青年》舊址展示館
問及陳獨秀舊居修繕后的用途,現場維修工人表示還不清楚。而對這裡有著深厚感情的孫志廣希望能夠建成展示館,展示陳獨秀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有關資料。
記者發現,早在2013年,東城區相關部門便表示,陳獨秀舊居進行騰退修繕后,擬作為“《新青年》雜志社舊址”進行展覽展示。9月2日,東城區文化委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僅是進行前期修繕,修繕之后的用途還未確定。
相關鏈接
除了箭杆胡同的陳獨秀舊居,在重慶五舉鄉鶴山坪還保留著一處陳獨秀舊居。它是重慶市文保單位,為陳獨秀1939年至1942年的居住地,陳獨秀在這裡抱病著作了《小學識字課本》。重慶陳獨秀舊居坐南向北,總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清代川東民居特色,目前被再利用為陳獨秀舊居陳列館,展示棕箱、皮箱、衣櫃、硯台等陳獨秀的遺物。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