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聯合會是魏崇金身份轉變中的重要一站。實習生 郭嘉偉攝
在魏崇金偽造干部身份不斷獲得升遷的過程中,“中國包裝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包聯’)黨委書記”是很關鍵的一個台階。
魏崇金原系國務院扶貧辦下屬事業單位的廳級干部。6月27日,中國青年報刊發報道《魏鐵匠的升官路線圖》,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証實,魏崇金2012年下半年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其學歷、黨員、干部身份均涉嫌造假。
今年6月,中紀委常委俞貴麟披露,國務院扶貧辦有一個“假黨員、假干部、假學歷”的“三假”處級職工被查處。相比之下,“三假干部”魏崇金的行政級別更高。
“魏崇金的事情,主要責任不在國務院扶貧辦,但他們的確把關不嚴。事實上,在輸送到扶貧系統之前,魏崇金的干部身份造假就已經完成了。”一位要求匿名的權威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一造假過程,至少有一部分是在中包聯實現的。
記者調查發現,2006年1月,魏崇金當選中包聯黨委書記,這也是他到扶貧系統前的職位。隨著魏崇金簡歷的曝光,更多升遷細節及疑點得以公開。
第二次嘗試進入中包聯時支付了30萬元“贊助費”
中包聯多位要求匿名的人士透露,魏崇金至少兩次向中包聯發起沖刺。第二次,魏崇金向中包聯支付了30萬元“贊助費”。
在我國行業協會中,中包聯不容小覷。它的前身成立於1980年,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國資委直管的15個行業協會之一,並曾擁有行政管理的權限。一位行業內部人士評價其“承擔了一定的公權力的延伸”。
知情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早在2001年上半年,魏崇金就曾試圖進入中包聯。時任秘書長謝榮全引薦了魏崇金,但看了魏崇金的簡歷之后,中包聯有高層人士表示反對。
當年的中包聯還叫“中國包裝技術協會”,時任會長是創始人邱純甫。邱被視為中國現代包裝工業的奠基人,多位受訪的中包聯人士認為,“協會是邱老一手創辦並壯大的”。
那時的魏崇金39歲,離開江西老家已將近10年。中國青年報此前披露,他原為江西瑞昌的鄉村鐵匠,做過物資、鍍鋅廠生意,離鄉進京時的學歷是初中未畢業。
“他的簡歷有些奇怪。”知情人士回憶,魏崇金的簡歷后被提交至協會高層,一位負責人的直觀印象是,學歷不高,但級別是副廳級干部,且無包裝行業工作經驗。
第一次沖刺以失敗告終。4年后的2005年5月,魏崇金卷土重來。
就在2004年,協會已更名為如今的“中國包裝聯合會”,人事歷經變動。邱純甫於2005年6月逝世。
多位知情人士稱,他們第一次聽說魏崇金調入的消息,是在2005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上。魏崇金的職務是會長助理,享受副秘書長待遇。
這一回,至少在公開資料中,魏崇金是從雲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調來的。據《雲南政報》透露的信息,2003年4月,魏崇金挂職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2004年年底,他結束挂職。
調入中包聯的緣由,可能仍是內部領導的引薦。今年6月,中包聯員工向記者坦言,魏崇金的入職是因為“上一任領導的關系”。
中包聯多位時任高層告訴記者,魏崇金進入中包聯時,支付了30萬元贊助費。這30萬元,是大連一家農藥公司以“會費”名義匯入中包聯賬戶的,而該公司並非中包聯會員單位。
中包聯多位權威人士表示,魏崇金此次調入之前,並沒人跟他們打招呼,“怎麼他又來了?協會高層也有人認為這不太合適,想向領導反映。”
一名接觸過魏崇金的中包聯干部告訴記者,第一次見到魏崇金時,魏穿著西裝,個子不高,“像江浙一帶的生意人。”
“他的工作分工比較虛,說不出具體是做什麼工作,有領導幫忙照顧的含義。這都沒關系,把事兒做好了就是另外一回事。”另一位干部回憶。
在2005年,對於這個跨界、空降來的會長助理的經歷,大部分受訪員工知之甚少。
31人黨支部轉入51人擴充為黨委
2006年1月,中包聯召開了第一次黨員大會。魏崇金成為中包聯的第一任黨委書記。
成立黨委,這是此次黨員大會的重要意義之一。當時,中包聯共30名左右黨員,僅設立了黨支部。根據有關規定,設立黨委一般要達到100名正式黨員。
這並沒有阻礙黨委的設立。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一份文件顯示,2005年12月19日,中包聯黨委籌備組向國資委機關黨委遞交《請示》,擬召開中包聯第一次黨員大會,成立黨委。
按照文件的說法,成立黨委的目的是,加強新時期中包聯的黨組織建設,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的核心作用,適應外事工作和改革開放工作的需要,更好發揮老同志在包裝行業管理和為企業服務當中的作用。
“中包聯成立黨委的意圖之一,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外事權限。”一名內部人士分析,包裝行業對外交流的機會日益增多,黨支部顯然無法審批黨員干部的出訪。
2005年的最后一天,國資委機關黨委同意了中包聯的請求。6天后,2006年1月6日,中包聯第一次黨員大會在中包聯會議室召開。
“一共來了六七十人,我們單位隻有不到20個人,剩下的都是外單位的,很多是已經退休了的。”一名在場黨員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黨員大會的場景,當時的大多數人他此前從未見過。
這些陌生的離退休黨員來自中國包裝總公司。在遞交給國資委的《請示》中,中包聯稱,中國包裝總公司已同意將其管理的離退休老干部的組織關系劃入中包聯。
中國包裝總公司成立於1981年。在組織關系上,該公司與中包聯隸屬於同一黨組。
《請示》僅注明中包聯的現黨員人數為82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82人當中,僅31名是中包聯黨員,其余51名均是新劃入組織關系的中國包裝總公司離退休干部。
“大會開始后,大家投票選黨委書記。黨支部之前已經開過會,讓我們都要投魏崇金。”前述在場者稱,大會唱票宣布魏崇金得票第一,“他就走馬上任了”。
記者注意到,事實上,在中包聯2005年12月遞交的《請示》中,已明確“黨委書記和副書記擬由魏崇金同志和趙×同志擔任”、“建議魏崇金同志為黨委書記”。
在多名受訪人士看來,剛進入中包聯8個月的魏崇金,無疑成為設立黨委的贏家之一。
“魏崇金的行政職務是會長助理,不過通常黨委書記才能和行政級別聯系在一起。”一名中包聯干部分析,此外,魏崇金並不熟悉包裝行業具體業務,分配到其他崗位也不合適。
2006年4月,魏崇金首次以“中包聯黨委書記”的身份亮相世界包裝之星頒獎典禮。這也是魏崇金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報道中。
簡歷被指多處存在疑點
那次黨員大會,作為黨委委員候選人的魏崇金,其經歷終於伴隨公開的簡歷而解密了。時至今日,簡歷中的疑點依然被多位受訪人士提起。
多位要求匿名的權威人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提供了魏的兩份簡歷,一份是2006年他參加選舉時的,另一份是其2005年進入中包聯時留下的。
兩份簡歷記載的工作崗位並無不同。簡歷顯示,從1980年至2005年進入中包聯之間的25年間,魏崇金歷經8家單位,平均三年一換,任職單位有6家為企業,且兩家企業據稱有一定公權力背景。
記者對比發現,兩份簡歷的最大差別,在於魏崇金進入中包聯前的行政級別。參選簡歷中,魏入職前的級別為“正司局級”,而在入職簡歷中,魏的最高級別是“副局級”。
參選簡歷顯示,他擔任“正司局級”的職位是在2001年,當時,魏崇金擔任中國鋁業進出口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但是,在入職簡歷裡,該職位沒有注明這一級別。
一名內部權威人士告訴記者,2000年,國家經貿委出台規定,要求國企不再比照黨政機關干部的行政級別確定經營管理者的待遇,魏崇金被批准提拔為正局級,可能性並不大。
記者注意到,中國鋁業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旗下並沒有中國鋁業進出口公司。
內部人士推測,之所以參選簡歷寫的行政級別更高,可能是為了對當選黨委書記更有幫助。因為中包聯此前是正局級單位。
另一個行政級別的差異,出現在魏崇金簡歷中的上世紀90年代。入職簡歷顯示,1990年12月至1992年7月,魏崇金任瑞昌市石油液化氣供應公司總經理。這一職務被注明是“副處級”。
但在參選簡歷中,魏崇金最早的副處級職務,出現在其離開瑞昌、前往北京之后。這一職位,是“某軍事科研機構院務部企業局北京喬海經濟發展中心”的常務副總經理。
“這不合常理。”一名中包聯人士認為,瑞昌市市政府本身是處級單位,石油液化氣公司的總經理是副處級,這幾乎不可能。
此前,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魏崇金的瑞昌老家採訪了其多名親戚、鄰居,並沒人提起魏曾在石油液化氣公司工作。
記者注意到,以進京為分水嶺,魏崇金的人生顯示出不一樣的印跡。18歲,魏崇金進入瑞昌市賽湖機械廠,任供銷科長、廠長。成為當地鍍鋅管廠廠長時,魏崇金年近30歲。
按照簡歷的記載,30歲之后,1992年起,魏崇金來到北京,在前述北京喬海經濟發展中心工作3年,又來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服務局北京三河泰實業總公司”。后來,魏崇金成為這家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但是,記者在北京市工商局官網並未查詢到這家三河泰公司。與此相近的有一家“北京三河泰實業總公司九龍經濟發展中心”,位於江西九江,1999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木材、鋼材等,魏崇金是法定代表人。
目前,該公司已被吊銷營業執照。
1998年起,魏崇金的簡歷裡多了政府部門的色彩。當年至2001年6月,魏崇金進入北京市電子工業辦公室。兩份簡歷均沒有記載其具體職務。
而按照簡歷的記載,在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魏崇金還進入某部委機關服務中心上苑基地幫助工作。
他最后的政府部門任職經歷,出現在2003年至2004年。那時,魏崇金進入雲南省發改委,任副主任、黨組成員。不過,記者沒有檢索到此間對魏的公開報道。
監管的薄弱環節
2008年,在中包聯工作兩年后,魏崇金進入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擔任副主任。這是國務院扶貧辦下屬事業單位,也是魏崇金仕途的終點。
國務院扶貧辦一名官員透露,魏崇金出事,最早並非因為是“三假干部”。他說,在國務院扶貧系統面向處級干部的內部通報中,魏是因經濟方面的原因被人舉報,后來,在調查的過程中,干部身份造假的問題被意外發現。
前述官員轉述目擊者的說法稱,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魏崇金從外地出差回京,在機場就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了。
如果一切經歷屬實,魏崇金本應該是一個“勵志人物”——原本為江西瑞昌的鄉村鐵匠,做過生意,學歷不到初中,而進京10年之后,他一躍為“985高校”碩士研究生,並官至廳級。
如今,“勵志故事”被一一戳破。
在中包聯多位權威人士看來,選擇中包聯作為上升的跳板之一,這並非沒有理由。
一方面,中包聯曾有行政管理的職能,有一定特殊性。但對於國資委來說,其日常監管往往鞭長莫及。
“行業協會的形象很重要,關乎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前述人士稱,在現有的社會框架中,在一些領域,政府與企業間還缺少一個中間地帶,一些帶有行政色彩的行業協會往往影響企業對政府的認知。
“更何況,行業協會的領導是直接與企業打交道的。”他說,如果行業協會的領導是造假的,這對企業的沖擊比較大。
事實上,行業協會的腐敗問題也引起了有關方面關注。今年8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巡視工作圖解》,其中提及行業協會的腐敗問題,稱“有的領導干部利用協會等中介組織進行利益輸送”。有媒體認為,此提法將反腐矛頭指向了被公眾稱為“二政府”的行業協會。
多位中包聯員工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行業協會出現干部造假的事情,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環境。
在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看來,行業協會為何易成“三假干部”的藏身之地?因為行業協會這樣的社會組織在選干部、用干部過程中的漏洞比較大,是干部管理的薄弱環節。
竹立家說,這與行業協會是“二政府”有關,它挂著事業單位的招牌,並不是純粹的社會組織,“與行政和司法機關相比,行業協會造假相對而言比較容易,這也使得很多人利用協會作為突破口,進入國家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工作人員。”
“賣假、倒假、買假,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應該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三方都應該追究責任。”復旦大學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胡守鈞強調,行業協會本來是主持公道的,其存在是為了公正、公開、公平,不能搞壟斷、不能搞假冒,“但是現在,一個主持公道的機構卻來造假,這樣的行業協會還有什麼價值呢?”
本報北京8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