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習近平主席訪蒙發表演講 彰顯周邊外交新境界

2014年08月26日13:18    來源:中國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習近平主席訪蒙發表演講 彰顯周邊外交新境界

  2014年8月21至22日,習近平主席對蒙古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不僅大幅提升了中蒙關系,而且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周邊外交。其中,習主席於8月22日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發表的《守望相助,共創中蒙關系發展新時代》重要演講,就中國的周邊外交等闡發了不少新的理念,影響深遠,余音繞梁,兩大論斷尤為突出。

  一是提出“搭車論”,形象概括與生動展示了有利於周邊乃至世界的“中國發展機遇”,昭示了中外尤其是中鄰關系互利共贏的美好前景。

  習主席強調“眾人拾柴火焰高”,表示中國願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他還指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堅持“正確義利觀”,不搞我贏你輸、我多你少,並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將照顧對方利益。“搭車論”是對中外關系的准確把握,體現了中國崛起“海納百川”的氣勢與“兼善天下”的胸懷。

  對世界各國而言,“搭車論”主要體現為中國經濟的“海量吞吐”與“持久利好”,“用數字說話”就是:去年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達到4.16萬億美元﹔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規模預計超過5000億美元﹔去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近1億人次,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每年1.5億人次。不僅如此,從中國自身的改革開放、和平發展,到倡議有關各國共同建設陸海“一帶一路”、共同推進亞洲“互聯互通”、共同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無不體現了“搭車論”的宗旨。

  對蒙古國而言,習主席強調“近水樓台先得月”,“搭車論”更有充分體現:中國連續多年保持蒙古最大貿易伙伴國和最大投資來源國地位﹔2013年中蒙人員往來130多萬人次,其中蒙古國公民赴華超過100萬人次﹔習主席邀請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於11月赴華出席APEC峰會期間舉行的“互聯互通伙伴對話會”,中方支持蒙方加入APEC和以適當方式參與東亞峰會及中日韓合作,支持蒙方提出的“東北亞安全烏蘭巴托對話倡議”﹔今后5年中方將向蒙方提供1000個培訓名額,增加提供1000個中國政府全額獎學金名額,為蒙軍培訓500名留學生,邀請500名蒙方青年訪華,邀請250名蒙方記者訪華,並向蒙方免費提供25部中國優秀影視劇譯作﹔蒙方長期關心的過境運輸、出海口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雙方確定了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決定將雙邊本幣互換規模擴大至150億元人民幣,同意研究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方願同蒙方加強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下合作,對蒙方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議”持積極和開放態度,表示雙方可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加強合作。

  二是以中蒙關系為佐証,推而廣之,精辟闡述亞洲各國和睦相處之道,極具現實針對性與地區普遍指導意義。

  習主席此次重要演講可概括為“3+3”,其中前一個“3”是針對中蒙關系,后一個“3”則是針對亞洲各國如何相處尤其是鄰國如何相處。

  前一個“3”包括:第一,中蒙要做“守望相助的好鄰居”,雙方在涉及彼此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等重大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予以堅定支持﹔第二,中蒙要做“互利共贏的好伙伴”﹔第三,中蒙要做“常來常往的好朋友”。

  針對亞洲地區熱點敏感問題較多的現實,習主席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明確提出了“亞洲國家如何正確處理同鄰國關系,實現鄰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妥善解決彼此爭議和矛盾”的“重大課題”,強調應更多用“東方智慧”來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促進和諧。他從東亞區域合作中“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得到啟發,認為該傳統體現了“亞洲的鄰國相處之道”,並就發揚光大該傳統提出了“三點主張”:

  一是“互尊互信”,尊重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互不干涉內政,照顧彼此重大關切﹔二是“聚同化異”,以對話和合作凝聚共識、化解分歧,實現地區長治久安﹔三是“合作共贏”,亞洲各國應秉持聯合自強、守望相助的“亞洲意識”,互幫互助,優勢互補,擴大利益交融,合力推進自貿區和互聯互通建設,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共同發展,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增進亞洲各國人民福祉。

  2014年堪稱中國周邊外交“親、誠、惠、容”新理念貫徹落實的“元年”,也是中國周邊外交新思想繼續大發展的一年,今年以來習主席在多個重要場合接連闡釋中國周邊外交新主張,如在“亞信”上海峰會上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提出“六個堅持”,此次訪蒙演講可謂承前啟后,藉由闡發“搭車論”與“亞洲國家相處之道”,進一步論証了兼善天下的“中國夢”與中國和平發展利己利人的宗旨。

  展望未來,中國對周邊與世界的貢獻和承擔的“大國責任”還將“水漲船高”、與時俱進,其載體與途徑主要有二:首先是繼續充當引領世界經濟健康增長的“引擎”與“火車頭”,讓世界各國尤其是對華友好國家搭乘“中國經濟快車”乃至“中國經濟高鐵”﹔其次是就國際與地區熱點問題、棘手難題等不斷貢獻政治和外交智慧,融合中華文化與時代潮流,提出義利兼顧、德力俱足、管用可行的“中國方案”與“中國主張”。(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長、研究員 陳向陽)

分享到:
(責編:王澤、肖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