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監測狀態、排水流向示意圖、外排水生物指示池、便於行人參觀的走廊設計……這是103國道德州段某企業廠區的排污口景象。排污口以前在廠內,現在設在了廠外,便於公眾監督,還成了環保科普的場所。
這樣的改變,源於民間環保人士的建言。山東採納建議,出台標准,馬上就干,僅半年多時間,就完成了一半多企業排污口的規范改造。
在山東,公眾參與環保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全社會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格局正在形成。
①政務微博回應公眾關切,網上環境信訪平台方便群眾投訴
“這污染環境的處罰,還不如‘罰酒三杯,吃菜吃菜’呢。”
6月18日,青島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發布一條消息:嶗特啤酒有限公司排放的水污染物超標,被嶗山環保分局處以罰款654元。如此低的處罰額度,迅速引起網民跟帖熱議,其中不無調侃和諷刺。
當日第一時間,青島市環保局迅速通過微博,就信息公開、處罰目的、法律規定等與網民互動,答疑釋惑。針對網民公開計算過程的要求,發布了詳細的排污費計算說明、處罰依據、計罰辦法,詳細解釋了查處過程、企業違法情節、企業環保情況等。
這個處罰有問題嗎?青島市環保局發布的微博表明,根據現行法規作出的處罰額度確實過低,屬於立法問題,應在立法環節加以修訂,“修出一部合身合體的法律”。
在3天時間裡,青島市環保局官方微博共發布信息60余條,闡釋法規政策,澄清網友誤解。截至7月下旬,該信息閱讀量已達212.8萬次,轉發3075次,評論959條。
因為這次互動,青島環保官方微博被新浪網評為2014年二季度“最快應對政務微博”。有網友風趣地評價這次互動:“有零有整有趣,有理有節有據。”
去年6月,山東省環保廳開通政務微博“山東環境”,17地市環保局也先后開通政務微博,成為公眾參與環保的最新平台。“政務微博在政務公開、互動交流、傾聽了解民意、發現環保輿情、及時關注處理重大環境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省環保宣教中心主任王必斗說。
王必斗介紹,截至目前,@山東環境與網友互動186800余次,受理網友反映環境問題近990件,問題回復率達100%。在2013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評選的“十大環保微博”中,@山東環境位列第六。
網上信訪和投訴,是公眾參與環保、維護自身權益的另一個重要平台。2011年6月,山東省環境信訪平台在山東環境網站試運行。群眾上網投訴環境問題更方便,環保部門處理更及時。
“在沒有實行網上信訪時,環保信訪件需要層層批轉,所需時間很長,基層環保部門去現場調查時可能已經不是群眾投訴時的情況了。開通網上信訪后,一般信訪問題一周左右時間就可以處理完。”山東省環保廳信訪辦主任李文鋒介紹。
“網站+微博”,雙管齊下,或舉報問題,或建言獻策,目前已成為山東公眾參與環保、與官方互動的主渠道。
②健全舉報違法行為的機制,網上投訴佔環保信訪總量近六成
7月21日,山東省環境信訪平台接到網民投訴,反映菏澤鄄城縣鳳凰鎮華意化工廠外排廢氣污染嚴重。鄄城縣環保局接收省廳交辦件后,迅速調查處理,查明該企業新上生產系統存在跑冒滴漏現象,烘干造粒車間存在粉塵污染,責成企業按時整改。從接到投訴到作出答復,隻用了4天時間。
山東是經濟大省、能耗大省,工業結構偏重,污染物新增排放壓力大。“環境保護,不僅要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齊抓共管,更要把充分發揮公眾環保力量,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大格局,作為根本的工作方法。”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強調。
張波認為,環保工作存在“四個不足”,其中一個就是“社會性不足。”針對這一問題,山東環保部門近年來強化和完善公眾參與環保的保障機制,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增強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話語權。
用法規政策保障公眾參與。山東省環保部門研究制定《山東省環保公眾參與辦法》,建立健全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的機制,省環保、財政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獎勵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和具體實施意見,明確5種情形適用舉報獎勵。
去年12月,籌建中的山東省公益環保聯合會與當地多家媒體發起“隨手拍”活動,鼓勵群眾如實反映身邊的環保事件。截至目前,共收到污水直排環境舉報圖片1200余組,查實的10組中已有8組完成整改﹔共收到煙粉塵污染舉報圖片200余組,44組有效圖片中已有26組完成整改。環保部門同時對優秀拍客進行了獎勵。
靠創新機制吸引公眾參與。李文鋒介紹,環境信訪平台將所有信訪信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分發給縣級環保局調查處理,同時抄送所在市環保局同步督辦。記者看到,信訪平台設置了督辦提示,實現了從交辦、承辦、辦結、公開、意見反饋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監督,確保件件有交辦,事事有落實。截至7月底,網上投訴有效件5519件,佔山東省環保信訪總量的58%,辦結率達98%以上。
③環保部門歡迎公眾挑刺,但基層有些地方對信息公開還有顧慮
山東環保部門歡迎公眾挑刺,一起發現問題,把公眾參與當作促進問題解決、環保進步的一股正向能量。
“新時期的環境保護需要擺正兩個位置:一是政府與社會的位置﹔二是民間環保在環保大格局中的位置。”張波說,目前山東環保社會力量正在被充分調動起來,民間環保組織也在不斷成長。
“政府信息公開,要支持公眾亮出‘陰暗面’——順應民意,認真整改——整治效果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張波一再強調,“信息公開潛力巨大,能有效改善環保工作社會性不足的問題。”
出於這樣的認識,山東環保廳主動為環保民間組織提供真實的數據,同時為其採集數據提供便利。由於真實度高等原因,有時山東的環保數據在環保民間組織的排名中“很吃虧”。“不要怕吃虧,我們是前三年吃虧,后三年主動。”張波這樣鼓勵同事們。
山東環保部門積極推動與民間環保力量的合作。“大家有著共同的願望和目標——推進環境質量的改善,為什麼不合作呢?”張波認為,隻要雙方都堅持以“愛國、公益、務實、理性、融合”為原則,就可以通過合作切實推動環保進程。
關於這個原則,還有一段“不打不相識”的故事。去年8月底,新華社微博稱,炒作“山東高壓泵地下排污”的網絡團伙被查。@山東環境予以轉發並評論,引起網絡大V鄧飛的關注。隨后幾天,@山東環境與@鄧飛往來微博9條,最終達成了“共同遵守愛國、公益、務實、理性的准則,從不同角度,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環保大業”的共識。
張波表示,山東在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環保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但在觀念、方法上還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基層有些地方對信息公開還有所顧慮,網站、微博的界面還不夠友好等,接下來要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