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面對鏡頭,表情非常自然。
宋慶齡一邊抽煙一邊和一位外國朋友在聊天。
三姐妹在鋼琴前合影
5張底片一組,宋氏三姐妹的照片保存的很好。楊先生獨家提供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近日,蘇州人楊先生在整理海嵐·裡昂私人物品時,發現了189張宋氏三姐妹的生活照,相比公開場合下的端庄嚴肅,這組照片中的宋氏三姐妹表情自然,動作親昵。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憲文教授看后感嘆:“這樣的照片從來沒見過!”裡昂,美國人,張學良的隨從(揚子晚報2014年4月7日曾有報道),他為何會有這麼多宋氏三姐妹的“私密合影”呢?
相擁大笑 抽煙聊天
189張底片展現三姐妹的另一面
去年3月,楊先生從美國邦瀚斯拍賣公司拍得12箱裡昂的私人物品,包括1萬多張老照片和底片,數千份信件和老報紙,以及大量的實物,所以整理工作直到現在還沒結束。
數月前,楊先生整理到其中一本相冊,發現裡面多是宋美齡、宋子文、張學良等一批民國政要的照片,其中竟還有10幾張宋氏三姐妹的照片,“裡昂怎麼會有她們的照片?”楊先生說自己當時就有些震驚。前天,楊先生整理了一本底片冊,這回他徹底震驚了,裡面竟然有189張宋氏三姐妹的照片底片,5張一組,排列的非常整齊。底片有135相機的底片,也有120相機的底片,甚至還有6張大畫幅相機的底片,尺寸和一張6寸照片一樣大,每張都夾在兩片透明玻璃中間。相比這批底片的數量和專業程度,最讓楊先生震驚的還是底片的內容。楊先生說,此前看到的10幾張照片,三姐妹的神情還比較“正式”,這批底片中,三人的神情則自然多了“看到了宋氏姐妹的另一面,更真實,更親切。”楊先生喜歡研究民國史,此前看過大量宋氏三姐妹的照片,他表示類似的畫面他是頭一次看到。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這批底片全部是在室內拍攝,除了出現過一位歐美國家的男性外,並未看到有三姐妹以外的人。拍攝內容有宋氏三姐妹相擁哈哈大笑的畫面,有三人圍坐在鋼琴前談笑風生的畫面,甚至還有宋慶齡一邊抽煙一邊與人交談的畫面。
聚少離多 三姐妹合影非常少
“私密合影”力証三人姐妹情深
“這些照片真的很珍貴。”“你看看這表情,笑的多開心!”今年已80高齡的張憲文,研究民國史數十年,對宋氏三姐妹更是頗有研究。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帶著部分資料來到南京大學,張憲文看后十分激動。他表示,因政見不同,宋氏三姐妹各自結婚后,見面的次數其實非常少,抗日戰爭的爆發才使宋氏姐妹再度相聚。1938年上海淪陷后,宋氏三姐妹都到了香港,三人曾並肩出現在公共場合,向世界展示宋氏三姐妹在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捐棄前隙,堅定地與國家、民族站在一起的決心。1940年,宋藹齡和宋慶齡又應宋美齡邀請,赴重慶一行。而此后,蔣介石挑起內戰與獨裁政策再次把宋氏三姐妹分開了,而且從此各奔他方,成為永訣。
張憲文表示,此前公布的宋氏三姐妹的合影,多是1940年在重慶時期拍攝的,但都是三人參加各種公開活動時拍攝的,比如時裝走秀,慰問孤兒等等,三姐妹私下如何交流、相處,從沒任何圖片資料流傳出來。這組底片顯然是在私人場合拍攝,所以才能如此自然,隨性。所以張憲文認為,這批生活味十足的合影非常珍貴。
“通過照片就能看出,三個人的感情其實非常的好。並不像有人說的那樣,因為政見不同就相互對立了,否則晚年也不會如此思念。”這張憲文說,此前一直有傳言,三姐妹因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以至於相互對立,雖然之前已從史學的角度對宋氏三姐妹的關系有所考究,但是因缺乏相應的佐証,這組“私密合影”很好的說明了三人“姐妹情深”。
宋美齡發型推出大概時間
准確地點和背后故事仍是待解之謎
宋氏三姐妹見面的機會極少,而且個個身份特殊。裡昂是如何得到這麼多三姐妹的“私密合影”呢?如果是他拍的,他又是在何時何地,以何種理由爭取到這麼難得的拍攝機會呢?宋氏三姐妹又是為何會將真實一面展現給攝影師呢?
楊先生表示,通過裡昂寫給祖母的信可以得知,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軟禁,作為張學良曾經的專機飛行員和隨從,裡昂的工作重心發生了改變,一方面負責安排趙四小姐離開大陸,協助保管張學良的個人財產,另一方面他還擔任美聯社駐華記者,賺取生活費。楊先生分析,裡昂可能是以美聯社記者的身份,向宋氏三姐妹提出採訪請求。宋氏三姐妹當時也正希望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傳遞一些信號,所以答應了此次採訪,這些照片可能是裡昂在採訪期間拍攝的。同時,楊先生表示,通過裡昂保留的私人信件和照片能看出,因為張學良的關系,他和蔣介石的私人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以及宋美齡關系都很不錯,這可能也是裡昂能得到這次拍攝機會的原因之一。
至於何時何地拍攝,楊先生表示不好確定,因為從畫面內容看,宋慶齡既穿了短袖的“夏裝”,也穿了長袖的“春秋裝”,顯然不是一次拍攝,他猜測可能是在香港。張憲文研究過宋美齡各個時期的發型,他發現,宋美齡從少女時期到與蔣介石結婚的初期,喜歡留劉海。西安事變前后,她不再留劉海並開始盤發,抗戰中后期開始,1940年前后,宋美齡開始燙發。張憲文根據照片中宋美齡的燙發判斷,照片是在抗戰中后期拍攝的,可能是在重慶拍攝,但他也表示,准確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此次拍攝背后的諸多內幕都需要深入研究,並找到准確的文獻資料與之相配才行。
“以前研究歷史,很不重視圖片資料,覺得文獻才是重點,其實是不對的。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一圖勝千言’。”張憲文目前正在編寫的《日本戰爭圖志》,書中就大量採用了歷史圖片來幫助讀者解讀歷史。張憲文表示,這批宋氏三姐妹的“私密合影”不僅難得一見,更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除了拍攝的時間和地點,三人所處的環境,那位與宋慶齡聊天的外國人等等,有很多細節有待好好研究。
上揚子晚報網 跟隨裡昂穿越歷史
揚子晚報網同步推出“跟隨裡昂穿越歷史”專題,以圖片專題的形式,分批展示海嵐·裡昂在華期間拍攝的珍貴照片,收集的數千份報紙和雜志,保留的張學良私人資料,以及大量實物。這其中有大量証明日本侵華罪行的資料,反映民國生活的“歷史碎片”,但有很多人和場景如今已難以辨認,如果你知道答案請及時給我們反饋,或將你的看法發至郵箱:331366814@qq.com 實習生 王勇兵 揚子晚報網記者 谷岳飛 張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