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本網原創

專家談習近平提出“中國方案”:對中國外交提出新要求

2014年07月15日16:13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盛卉 實習生譚潔羽)“我們將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於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積極推動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我們將更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當地時間7月14日,習近平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期間,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採訪時中國外交政策及國際作用等闡述了看法和主張。其中,“中國方案”的提法引起了輿論關注。

事實上,這並非習主席首次提到“中國方案”。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習近平在這個場合提到“中國方案”,表現了當下的中國有意願、有能力更多地參與到國際社會事務中去,以中國智慧為國際社會體系貢獻力量。同時,“中國方案”的提出,也是對中國外交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應該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的一部分

“中國之前一直以來被看成是個‘問題’,有人認為好多‘問題’都產生於中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近幾年,中國在經濟等各方面實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中國解決問題的方案、中國的一些成功經驗可以對外推廣,和其他國家分享,供其他國家借鑒。中國應該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的一部分。

崔洪建向記者介紹道,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取得的成就本身有“溢出效應”。中國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國的成功經驗就會對外界產生影響,外界就會思考中國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把我們的經驗進行梳理總結,上升到“方案”層面,就能向世界貢獻帶有中國智慧的問題解決方案。

中國既有能力、又有意願為國際問題提供解決思路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為,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以后,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期望值很高,中國也願意在國際體系中發揮自己的積極的作用。我們不能做國際社會的旁觀者,國際社會中的很多問題也需要大家一起解決。過去我們更多地專注於國內問題,關注自身的建設發展。然而中國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外部世界,外部環境的好壞對中國的影響很大,這就促使我們提高對於外部的關注和參與。

馮仲平說,目前國際問題的解決,很多時候經由一些國家的武力干涉,結果並不如人意,還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中國自身發展日漸強大,又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的智慧,中國在貢獻國際問題解決方案方面大有可為。我們既有能力、又有意願提供“中國方案”。

回顧:“中國方案”此前習近平兩次提及

早在今年3月,習近平應德國科爾伯基金會邀請,在柏林發表演講時就提出過“中國方案”。在演講中,習近平表示,中國願以開放包容心態加強同外界對話和溝通,“我們將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義出發,貢獻處理當代國際關系的中國智慧,貢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作出自己的貢獻。”

而“中國方案”首次在外交舞台上被提及,還要追溯到2013年9月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結束后。外交部部長王毅介紹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有關情況時說,新形勢下,中國正站在更高、更廣的國際舞台上縱橫馳騁。我們將為世界奉獻更多的中國智慧,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傳遞更多的中國信心,同各國一道,致力於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分享到:
(責編:盛卉、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