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學習有方】

習近平“中美關系”戰略定位:互敬、互信、合作

人民網記者 曾偉

2014年07月11日16:28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美兩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佔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佔世界五分之一。而且,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習近平2014年7月9日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上的講話

凡是有利於為兩國關系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減法”。

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中美關系的基本判斷和戰略思考。

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庄園會晤”、“中美陸軍首次進行機制性對話”……一次次會見、一次次交流,一次次合作,自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以來,始終著眼歷史和現實,基於國家發展戰略和中美兩國現實,尋求在外交方面創新和突破,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一系列的舉措正開啟中美良性互動新的一頁。

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開創大國關系發展新模式

中美關系發展的邏輯立足於歷史經驗和現實選擇。

從過去看,中美合作不僅造福中美兩國人民,而且促進了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以來,35年的發展歷史表明,中美合作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從當下看,中美的相互依賴性日益加深,兩國良性互動決定兩國繁榮和國際關系格局。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以來,35年間,今日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00多倍,去年達到52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兩國人員往來每年超過400萬人次。

2012年2月,美國。

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在這次廣受關注的訪問中,習近平提出,推動中美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努力把兩國合作伙伴關系塑造成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系。

2014年7月9日,在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的致辭中,習近平主席9次提到“新型大國關系”。習近平在會上強調:“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一種使命和責任。中美兩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佔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佔世界五分之一,而且,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從兩國國情和現實出發,中國發出了時代最“強音”。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基於中國國家領導人對國際政治格局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反復考量和決斷,體現的是一代政治家的勇氣、擔當和創新。

利益深度交融

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2013年6月7日,習近平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庄園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不打領帶”的會晤時表示:“中美兩國利益攸關,戰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礎,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間越大。雙方要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閡,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習近平表示,中美應充分利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兩軍交往等各種渠道,多對話、多交流、多溝通,加強對彼此戰略意圖和發展走向的了解和認知,努力避免誤讀、防止誤判,以相互理解和戰略信任進一步挖掘中美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

在多個場合,習近平強調中美良性互動的基礎是互信。

2014年7月10日,習近平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和財長時再次指出,中美雙方應該堅持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的大方向,增進互信,擴大利益契合點,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沿著正確軌道持續向前發展。

而良性互動的核心則是尊重各自利益。

2012年2月13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抵達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在發布講話時強調,中方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發展對美關系的意願是坦蕩的、真誠的,也是一以貫之的。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採取有助於增進互信的實際行動對待中國,特別是慎重妥善處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

而就是那年1月5日,美國發布了一份題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新軍事戰略報告。在報告中,美國除宣布確保其“軍事超強”地位和將軍事重心轉向亞太地區外,並引起外界大量猜測﹔在此之前的2011年,南海問題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點,美國的發言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針對困擾兩國關系發展的一些敏感問題,習近平明確指出,歷史表明,每當兩國對涉及對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問題處理得比較好,中美關系就比較順暢和穩定。反之則會麻煩不斷,希望雙方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亞太地區是中美利益交匯最集中的地區,也是中美良性互動的重要舞台。2012年2月15日,習近平在這次訪問美國時引用喬治·華盛頓的話說,“衡量朋友真正的標准是行動而不是言語”。他表示,“中方歡迎美方為促進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希望美方切實尊重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國家的利益和關切。”

雙邊和多邊合作

三提“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我們歡迎美國為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顧亞太各國的重大利益與合理關切。”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美時曾表示。

2013年6月,習近平與奧巴馬會晤時再次重申,我去年訪美時曾講過,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我現在依然這樣認為。今天,我同奧巴馬總統在這裡舉行會晤,主要目的就是為中美關系發展規劃藍圖,開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2014年7月9日,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開幕式上,習近平說:我始終認為,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已成為習近平在定位中美關系的著名論斷,被廣泛解讀,充分展現出中華文化仁、和的精髓﹔展現出博大的胸懷、格局與深遠的視野。

2014年7月10日,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和財長時習近平再次表示,我們要加快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加強兩軍交往,在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等領域力爭達成合作共識和協議,在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溝通和協調,同其他各方一道,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

對於“中美合作”一詞,習近平亦多次強調。習近平表示,在當前復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合作和協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迫切和重要。

2013年6月7日,習近平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庄園會晤時表示,中美無論從兩國各自經濟的發展,到共同解決世界經濟的穩步復蘇,無論從共同來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還是共同應對各種世界性挑戰,有很大的利益匯合點,應加強交流合作。

2012年2月15日,習近平在訪問美國時發表演講表示,應進一步通過雙邊和多邊機制,加強中美在朝鮮半島局勢、伊朗核問題等熱點問題上的協調,推進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

“對於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要本著互利雙贏的精神,用積極和建設性的方法處理分歧和摩擦。”在2012年2月15日訪問美國的那次演講中,習近平鄭重表示。

中美關系盡管不時出現一些困難甚至波折,但隻要中美雙方都拿出“太平洋”般的胸懷,按照習近平9日在致辭中強調的“中美雙方應該加強對話,增信釋疑,促進合作,確保中美關系始終不偏離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軌道。”中美關系就能夠排除干擾,妥處分歧,不斷推進兩國關系向前發展。

 

分享到:
(責編:曾偉、盛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