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遼“70后”富豪方威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

系遼寧方大集團總裁,曾參與江西南鋼改制、萍鋼資產重組,引爭議

2014年06月30日03:5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遼“70后”富豪方威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

  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方威,據傳已失聯近一個月。

  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顯示,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罷免了方威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作為遼寧方大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總裁的方威,據傳已失聯了近一個月。6月15日,方大集團控股的江西萍鋼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萍鋼公司),召開2013年度股東大會,方威未出席該會。

  方大集團參與了江西國企南昌鋼鐵的並購重組。知情人士稱,南昌鋼鐵股份受讓條件被指為方大集團“量身打造”。

  □新京報記者 劉剛 江西萍鄉、南昌報道

  萍鋼公司地處贛西,早在5月底,“方威失聯”的消息已在公司內部傳開。

  方威,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集團實際控制人。方大集團是萍鋼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41.49%。

  檢索網絡顯示,方威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是4月9日,出席集團領導干部在中國人民大學培訓班的開班儀式。此后,方大集團內部雖然有方威的指示等傳達,但均未見方威本人身影。

  6月27日,方威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方威41歲,遼寧沈陽人。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方威以79.3億資產,排第102名。其掌控的方大集團以炭素、鋼鐵、化工、醫療為主業,兼營礦山、焦化、房地產等產業。多年來,整合了多家國有企業,形成了跨行業、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

  據新京報記者調查,方威在打造其商業帝國背后,涉嫌在並購國企時進行利益輸送。其中在江西國企南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昌鋼鐵)改制過程中,方大集團的入主極富爭議,尤其是對受讓方設置的前置條件,一度被指系為方大集團“量身定制”。

  南鋼改制謎底初露

  知情人士透露,方大集團並購南昌鋼鐵,曾遭多名南昌鋼鐵老干部向中紀委和中央巡視組反映情況

  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國有工業企業改革。2009年,南昌鋼鐵被定為其中的重點企業。

  南昌鋼鐵成立於1959年,注冊資本10億元,江西冶金集團代江西省國資委持有其57.97%的省屬國有股權。2007年,其淨利潤尚為1048.2萬元,但2008年,淨利潤降至-4501.4萬元。

  時任江西省國資委主任李天鷗曾提出省內國有鋼企的發展思路,“為南昌鋼鐵尋找好的戰略合作者”。

  2009年8月,南昌鋼鐵57.97%的股權在江西省產權交易所挂牌,對外公開轉讓。受讓方前置條件中,有幾條非常醒目:“2007年、2008年及2009年1至6月連續盈利”,“資產負債率不高於60%”。

  上述前置條件當時一度引發熱議。多家財經媒體引述鋼企人士的觀點稱,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機拖累,鋼鐵行業2009年上半年全行業虧損,前置條件有意把鋼鐵企業都排除在外。

  對於此次股權轉讓,寶鋼、華菱鋼鐵及江西新余鋼鐵等大國企都曾進行過洽談,其中華菱鋼鐵還遞交了受讓申請。但隻有主要產品是炭素的方大集團符合這一要求。

  2009年9月,南昌鋼鐵57.97%股權轉讓給遼寧方大集團。方大集團成為南昌鋼鐵控股股東。當時評論認為,方大集團以極小的代價,獲得龐大國有資產控股權。

  南鋼整個改制過程,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大力支持。省領導“專程到南鋼召開改革改制座談會,並就加快推進南鋼改革作了重要講話。”

  新京報記者從多名江西知情人士處獲悉,對於方大集團並購南昌鋼鐵,曾遭多名南昌鋼鐵老干部反對,這些人曾先后向中紀委和中央巡視組反映情況。

  一石三鳥

  方大集團控股海龍科技,使方大整體炭素資產實現了借殼上市

  70后富豪方威平時低調異常,他沒有在上市公司擔任高管職務,也極少在媒體露面。

  全國人大代表信息顯示,在畢業院校一欄,顯示“沈陽市東陵區汪家高中學習”,而在“所學專業”、“學歷”、“學位”三欄裡均為空白。

  方威有著傳奇一般的發家史。

  1994年,21歲的方威出任萬達商貿中心總經理。

  對於方威的第一桶金,業內一致的說法是:“方威最早在遼寧撫順收購廢鐵賣給當地鋼鐵廠,后來一家鋼鐵廠用一個鐵礦抵欠他的錢,幾年后,鐵礦的價值飆升,方威由此發家。”

  方大集團獲得第一個上市公司是在2006年。

  當年6月9日,方大集團和海龍科技及其大股東蘭州炭素集團簽署了委托經營協議,海龍科技的經營權正式由方大集團代理。

  蘭州炭素集團是當地的國企,也是國內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產企業之一。它旗下的海龍科技於2002年上市,此后連續3年虧損,負債累累。

  在方大集團獲得海龍科技經營權的三個月后,又通過競拍,以8132萬元獲得蘭州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海龍科技51.62%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根據協議,方大集團還要承擔歸還蘭州炭素集團佔用海龍科技的2.77億元巨款。

  於是方大集團用旗下的撫順炭素、蓉光炭素、合肥炭素的部分股權,以評估值2.81億元出售給海龍科技,折抵了這筆費用,沒有自掏腰包。

  在業內人士看來,方威的此次收購可謂“一石三鳥”,盤活了方大系的炭素資產。

  方大集團雖擁有3個炭素公司,但均未上市。海龍科技是方大集團擁有的第一個上市公司。方大集團將上述3個炭素公司的股權注入海龍科技后,既歸還了原大股東的借款,又使得方大整體炭素資產實現了借殼上市,並且解決了同業競爭的問題。

  2006年底,海龍科技更名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ST方大摘帽,更名為“方大炭素”。

  屢次上演“蛇吞象”

  媒體稱,方大集團通過該非完全市場化的收購協議,低價獲得國企資產后,再以市場化的方式高額定價

  方大集團收購完海龍科技和南鋼公司后,腳步並未停止。2011年11月,方大集團辦完過戶手續,成為ST化工第一大股東。

  至此,方大集團在A股市場上已控制3家上市公司,完成在炭素、礦業及煤氣、鋼鐵、化工、房地產領域的布局,一個國內資本市場上的“方大系”儼然成型。

  新京報記者從江西當地知情人士處獲悉,2007年后,江西省曾明確提出,要推動新鋼與萍鋼、方大特鋼的重組,以打造一家產能達2500萬噸特大型鋼鐵的“企業航母”。

  2012年底,繼改制南鋼公司3年后,方大集團再次出手,將萍鋼公司收入囊中,資產重組后成為控股股東。

  今年2月,新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新鋼集團已與方大集團就新鋼集團改制重組事宜進行了接觸洽談,並開展相關盡職調查工作。”

  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方大在中國資本市場大顯身手,頻繁收購陷入困境的國企,之后通過改善公司治理、重新配置資產等手段,令其煥發出新的生機。

  《新財富》雜志2012年3月發表文章稱,方大屢屢“蛇吞象”,實現低成本快速擴張,靠的是非完全市場化的協議收購﹔以及非市場化或半市場化的行政力量的強力介入。方大在低價獲得國企資產后,再以市場化的方式高額定價。於是,一個個方大系“點石成金”的故事在中國資本市場不斷上演。

  光環黯淡

  今年5月,曾主要推動南昌鋼鐵改制的江西省前國資委主任李天鷗被帶走調查,隨后方威失聯

  隨后在一系列的資產並購重組后,方威打造出了一個“產業帝國”。

  他所控制的方大集團,旗下擁有“方大炭素”、“方大特鋼”、“方大化工”3家上市公司及一個研究院、一個設計院等70多家公司,員工5萬多人,資產總額700多億元,銷售收入800多億元。

  方威的個人資產也“突飛猛進”。2008年方威以23.6億元身家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2011年以95億元的財富躋身“新財富500富人榜”前100位,名次超前於陳天橋、李兆會。2012年胡潤發布的《2012少壯派富豪榜》中,以財富150億元人民幣位列亞軍,成為著名的少壯派富豪。

  同時,方威也戴上了諸多“光環”。他擔任遼寧省檢察院檢察監督員、遼寧省教育基金會理事會理事,獲得過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此外,方威還是遼寧省第十屆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0年方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論述他的治企理念是:“聽黨的話,跟黨走”﹔“經營企業一定要對政府有利,對企業有利,對職工有利”。

  在江西政界和鋼鐵行業裡,流傳著一種說法,稱方威擁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手機通訊錄裡有不少領導的電話。

  情勢在2014年發生轉折。

  新京報記者從接近江西省國資委的知情人士處獲悉,今年5月,江西省原國資委主任李天鷗被帶走調查。李天鷗在任時,主要推動了“南鋼公司”的改制。

  昨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多次撥打李天鷗手機和家中座機,手機設為來電提醒,座機無人接聽。

  5月底6月初,方大系內部傳出方威失聯。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告顯示,方威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被罷免。

  記者撥打方大集團一名紀委書記的手機號,該手機停機。

  記者又電話聯系了方大集團所控股的萍鋼公司的兩名高管,他們均表示,不對方威一事作回應。

  (實習生曾慶雪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責編:崔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