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吹來“中國風”--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高層動態

愛琴海吹來“中國風”

2014年06月23日00:30    來源:中國政府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6月19日,晴。燦爛陽光輕撫著美麗的雅典城,蔚藍的愛琴海吹來了“中國風”。

1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乘坐的專機徐徐降落在雅典國際機場,正式開啟了他就任后對希臘的首訪。愛琴海邊的這座古城,因中國領導人的到訪而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近兩日,我和同事走訪雅典的大街小巷,感受到諸多中國元素。

在雅典市中心的憲法廣場旁,一個出售紀念品和零食的小賣鋪生意非常紅火。借著向店主埃米莉問路的機會,我們聊起了天。她說,這幾年中國游客越來越多,生意比前兩年金融危機時好了不少。

“你瞧,我店裡有中國貨,雅典的年輕女孩子們很喜歡。”說著,她從架子上拿下一款時尚的長方形印花手包,標簽上赫然寫著“made in China”。錢包、鏡框、頭飾……埃米莉店裡的中國貨還真不少。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文化再到中國投資,中國,這個萬裡之外的國度,正和希臘人的生活發生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

在從慕尼黑轉機飛往雅典的航班上,坐我身旁的希臘女孩希帕米拉為希臘知名的科技出版社Spandidos Publications工作。她告訴我,自己雖然沒去過中國,但編輯的科研文章有90%出自中國作者之手。

“有時我覺得中國很遠,但有時又覺得中國就在我身邊,”希帕米拉說。希帕米拉的話,得到雅典經濟商業大學學生約安娜•費利帕的共鳴。

費利帕正在雅典經濟商業大學的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打算將來到中國工作。“希臘和中國共有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讓我們相互之間有認同感。我很喜歡中國,學好漢語能幫助我將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她說。

隨著李克強總理的到訪,當地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也熱火了起來。在雅典街頭,我和同事王曄“闖入”了希臘國家公共電視台的鏡頭。

“中國朋友,能接受一下我們的採訪嗎?”一位長發碧眼的希臘美女把話筒湊了上來,把鏡頭對准了我們。

這位名叫索妮婭•菲利普的女孩是新希臘網絡和廣播電視公司(NERIT)的記者。台裡為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做了專題,她採訪我們的話題是中國旅游者的希臘印象,節目將在當晚6點的《今日新聞》中播出。

“你們來到希臘感覺如何?”“喜歡逛哪些地方?”“覺得消費高嗎?”……我們從平日的提問者變為了答問者。索妮婭說,希臘人很盼望有更多中國旅客來訪,幫助提振國家經濟。

交流中,善良的希臘人民多次提到中國在希臘遭遇經濟危機時給予的大力幫助,言語中充滿感激。中國領導人明確表示,中國不僅在希臘應對主權債務危機最困難的時候堅定地與希臘站在一起,也願同希臘在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並進,實現兩個文明古國的共同振興。

李克強總理訪希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與薩馬拉斯總理共同視察中遠比雷埃夫斯港。為做好報道,我提前來到位於雅典東南部的比港探營。

比港是希臘最大的港口。自從2010年中遠集團獲得了比港2號和3號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之后,港口近幾年吞吐量連創新高,從2010年的68.5萬標准箱增至2013年的250多萬標准箱,而且為當地創造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成功典范。

中希兩國國旗迎風飄揚,比港一派繁忙景象。在港口工作已4年多的“元老”衛斯利銳告訴我,這幾年港口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以前港口停放的集裝箱數量比較少,現在是“箱滿為患”。為適應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港口引進了新的集裝箱運送設備,3號碼頭正准備擴建。

“現在希臘經濟不景氣,失業人口有150萬。我在中遠比港碼頭的這份工作收入可觀、穩定,而且按時發放,從不拖欠,很多人羨慕我,”另一位員工卡洛耶拉斯對現狀非常知足。

“大家都知道李克強總理要來港口視察,我很希望能有機會與他交流。他很年輕、有魅力,希望他的訪問能給希臘帶來更多的中國投資,”他說。

如他們所願,19日,兩國簽署了文化、經貿、投資、海洋、防災、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文件。20日,兩國總理在視察比港時還將共同啟動比港至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首趟中國企業貨物專列。據中遠比港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條海鐵聯運專線將比傳統的西北歐運輸通道的運輸時間縮短11天左右,將有更多的中國制造從這裡進入中東歐市場。

傍晚時分,雅典衛城在奇異美麗的晚霞下,如夢似幻。燈光慢慢亮起來,點亮人們心中的希望。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中希作為東西方兩大文明代表的握手,將會創造新的輝煌。(新華社記者 譚晶晶)

(責編:曹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