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省寧波市鎮海石化園區的不少化工企業,記者都看到許多化學反應釜和管道的閥門、接口處挂著綠色的小牌子,煞是醒目。
樂金(LG)涌興化工公司(以下簡稱“樂金涌興”)安全環保部部長高進對記者說:“這是我們實施LDAR后挂的標示牌,綠色表示無泄漏。工人們看到綠綠的一片,干起活來就放心多了。”
2013年初,鎮海區環保局將LDAR技術引進園區,先后在27家石化企業進行試點,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
LDAR試點范圍基本覆蓋石化區主要化工企業
LDAR,是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的英文縮寫,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對化工企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泄漏控制的系統化工程技術。
“其實,在開展LDAR之前,我們已安裝了7套有機廢氣焚燒裝置,還買了兩台便攜式檢測儀。”高進告訴記者。
“但這種缺少系統性的隨機檢測,很難提升管理水平。剛好環保部門提出想把我們列為LDAR首家試點,公司非常感興趣。”高進說,這家中韓合資公司的韓國老總自願合作。
經環保局牽線,樂金涌興從上海聘請了專業的第三方公司駐廠檢測。泄漏檢測標准為200ppm(100萬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體積數),這是經環保部門、首批試點的7家公司和第三方檢測公司會商后確定的。
一輪檢測下來,公司上下著實嚇了一跳!47977個需檢測的點位中,查出155個超標點位,最高達14萬ppm。
“根本沒想到!”高進心有余悸地說。這個值,已達到這一化合物在空氣中的爆炸值!
與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以下簡稱“鎮海煉化”)這個“巨無霸”相比,樂金涌興隻能算是“小個子”。
生產原料同為易燃易爆物、管道壓力更高的鎮海煉化自然也成了首批試點之一。
“我們早就在關注LDAR了。”鎮海煉化環境監測站站長侯天明說。
“現在加入LDAR試點,將量小點多的管道、閥門等處的泄漏也納入監控,我們的(廢氣)防治就形成立體體系了。”侯天明說。
在鎮海煉化先期檢測的數萬個點位中,泄漏率達到了0.87%,最高泄漏量達兩萬ppm。雖然每處的量很少,但積少成多不是小數字。
“我們從國外引進了一套軟件,大致測算了下,LDAR能使公司一年減少近50噸的VOCs排放。”侯天明說,“像原來芳烴裝置有異味產生,現在現場的異味明顯減輕了。”
第一階段試點結束,首批7家試點企業累計檢測15.8萬個點位,查出泄漏點1965個。
首戰告捷,鎮海區環保局於2013年6月又增加20家化工企業列入第二批試點范圍,基本覆蓋石化區的主要化工企業。
第三方檢測助力LDAR
對27家企業如此多的點位開展檢測,忙得過來嗎?
“我們邀請第三方檢測,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鎮海區環保局總工程師、石化區分局局長胡宇告訴記者,正是得益於富有經驗的檢測公司入駐,試點才得以順利推進。
上海吳順化工檢測工程有限公司即是被聘請的第三方,27家試點企業中,有25家選擇了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LDAR項目經理王佳濤告訴記者,3年前,公司派團隊赴美國考察學習后,在上海最早開展了這項業務。
鎮海區試點工作開展后,王佳濤從公司總部帶了12名技術骨干,長期駐扎下來。
王佳濤覺得LDAR並不神秘,主要就是挂牌、檢測和修復三大步驟。
首先,由檢方和企業一起確定各類反應釜、泵、壓縮機、管道、閥門等密封件易產生VOCs泄漏的點位,現場挂上綠色編號牌並做成台賬入檔。
然后,由檢測人員攜帶專用檢測儀逐點檢測,數值介於200ppm~1000ppm的加挂黃牌,超過1000ppm的則挂上醒目的紅牌。
及時修復后復測,達標則將紅、黃牌摘除。所有記錄都入電腦台賬,供企業日后維修作參考。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