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 段欣毅)針對國家審計署今天公告的廣西等6省區的19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扶貧資金管理使用上存在虛報冒領、擠佔挪用、損失浪費等問題,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該辦在審計期間,已督促6省區邊審邊改、立審立改,截至10月底,整改問題金額2.14億元,佔違規問題金額的92%,截至12月26日,已處理和批評相關責任人137人。
2010-2012年,廣西、雲南、貴州、陝西、甘肅、寧夏6省區19個被審計縣共獲得財政扶貧資金39.27億元。國家審計署在今年4-5月抽查其中12.4億元(佔總投入的31.6%)及扶貧貼息貸款0.34億元,查出違法違規和損失浪費問題金額2.34億元。
國務院扶貧辦在審計期間,督促6省區邊審邊改、立審立改。6省區政府高度重視,制定了具體的整改方案,嚴肅對待審計查出的問題,嚴格責任追究。同時,出台或修訂規范性文件41項,規范和強化扶貧資金項目管理。
截至10月底,已整改問題金額2.14億元,佔違規問題金額的92%。其中,追繳和歸還違規資金1.32億元,挽回和避免損失0.28億元,對其它問題資金制定了加強和改進管理等補救措施。對閑置一年以上資金2.27億元的問題,相關單位通過重新調整項目,採取加快報賬和撥付進度等措施,已清理消化1.45億元,佔應清理資金的64%。
相關負責人透露,在督促6省區整改的同時,國務院扶貧辦還部署有扶貧任務的28個省(區、市)全面開展扶貧資金自查自糾,並在調研基礎上,深入分析問題及產生的原因,積極研究進一步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的具體措施。此外,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的意見》,對扶貧資金分配、使用和監督機制進行全面改革。該意見將於明年初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