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馬永元才37歲,他對工程質量的苛刻讓人覺得有點 “老古板”。
泗洪泵站項目剛開工,江蘇水建公司泗洪泵站項目經理馬永元就精挑細選、配齊了質檢科的四名干將。雖然架子工、電焊工、鋼筋工、木模工裡面不乏技術骨干,但對工人的日常培訓,他絲毫沒有放鬆。為此,他給自己定下兩條規矩,凡是與技術工種有關的質量安全培訓班,時間再緊,都要定期舉辦,他必到場。凡是重要工序,項目總工負責各個班組的技術交底,他必參加。
有幾個細節,讓大家領教了馬永元的苛刻:
泗洪泵站第一塊底板澆筑完畢后,馬永元立刻吩咐班組,用模板把成型后的混凝土四角部位仔細包起來。這道工序,從未聽說過,工人很是不解。馬永元耐心解釋:“下一道工序是起邊牆,搭架子、綁鋼筋要上人操作,一不小心,鋼管和鋼筋最容易砸壞成型的混凝土邊角。”
圍堰填筑時,土方施工更是苛刻到了家。填筑厚度、土料含水量、碾壓的壓實度,三個指標缺一不可,他都一一問到,每一層土嚴格控制在30厘米。有時,剛挖出的土含水量大,如果填筑上去,機械碾壓,容易形成彈簧土。馬永元就要求大家像晒小麥一樣,找出一塊平整的場地來,攤開晒土,直到土質含水量達到標准后再填筑上去。
在一次模板驗收過程中,一組模板錯縫比較大,比要求的2毫米多了4毫米。質檢科科長要求班長整改,這一組模板正好處在表面模板和下部模板的結合處,屬於隱蔽部位。班長認為 “你是故意刁難我”,態度非常不好。馬永元來到現場,給出處理結果:立即整改,罰帶班班長800元。
雖然苛刻,但大家對馬永元仍心服口服。底板澆出來,被罰的這個班組憋了一口氣,高手輪番上陣,使出了看家本領,結果抹出的面像大理石一樣。 “這是我看到最好的手工收面活兒。”馬永元一揮手,獎勵班組3000元。
馬永元定期和中隊長以及中層干部談心交流,一起聚餐,談天說地,有困難就幫。親情關懷,把大家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了。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28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