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賈玥) “2014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藍皮書認為,中國壟斷行業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工業行業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
藍皮書指出,壟斷造成的效率損失是十分巨大的,據測算僅僅電力、電信、石油、鐵路四個行業的效率損失已經達到每年GDP的10%以上。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總體上行業間資本回報率呈下降趨勢。1998-2011年行業資產偏離度從31.3下降到11.7,說明中國壟斷行業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資本在不同行業間的流動更加通暢,行業間的進入壁壘在減少。從行業內資源配置效率來看,配置優化型工業經濟增長主要體現在將資源從低效率企業轉移到高效率企業。中國工業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而大部分研究認為國有經濟存在一定的效率損失。雖然近年來國有企業的效率有了明顯提升,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將一些效率低下的資產出售,而僅僅保留質量更高的資產來實現的。
同時,國有經濟往往享受了國家更多的社會資源,存在一定的“隱性補貼”。相比於生產勞動效率的損失,國有企業更大的損失是創新勞動效率。由於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之間存在明顯的效率差異,因此國有經濟佔國民經濟比重下降的過程,也就是資源配置優化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經濟比重呈現逐步下降趨勢,由1994年的接近30%下降到2011年的不足10%,反映了工業行業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藍皮書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召開“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年秋季座談會”的基礎上,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各方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關於2013-2014年中國經濟形勢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