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特聘教授朱利民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申亞欣)2003年歸國的朱利民現任東華大學特聘教授,回國10年間,身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教授的他已經申報專利 200 多項。此次參加第九次僑代會,朱利民對“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僑聯工作”感觸頗深。
“隨著近年來高端人才歸國的增多,未來五年,僑聯服務的主要的服務對象,將會轉向新僑和海歸。” 朱利民認為,新僑思維活躍,具有新的想法和技術,對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著獨特貢獻。
如何充分發揮出新僑的力量,創作良好的發展環境,不使“海歸”淪為“海帶”,朱利民有著自己的想法。“據統計,截止2012年底,中國網民達到5.64億,手機網民數量4.2億,這是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 朱利民希望能夠打造“網上僑聯”,通過網絡的力量將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凝聚起來。
朱利民擁有自己的“網上創新工作室”,他除了發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外,還將10多位新僑海歸專利與成果發布在網上。他期待“網上僑聯”可以使專家學者的大批成果與僑商結合在一起,與國際投資結合在一起,縮短空間和時間的距離。
朱利民建議,各地僑聯可以將自身成功的經驗機制在網上交流,以縮小不同地區間的差距。同時,可以搭建僑聯技術服務網上信息平台,並翻譯成多種語言,以“引資”、“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