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郭起 記者任明超)對於海南省三亞學院2013級新生而言,在本學年參加3次以上志願服務活動,並上交一份實踐報告才能獲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思修課”)實踐部分的1個學分。
“每個大一新生在第一學期結合所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內容和志願服務活動方案中內容要求,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不少於3次。”三亞學院“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建設方案”中這樣介紹。
“思修課考察分為教學部分兩個學分、實踐部分1個學分,長期以來的困境是實踐教學薄弱,沒有好的活動機會提供給大一新生。”三亞學院校團委書記趙曉樂說,“大一新生有時間、有熱情,但是缺少實踐平台,通過志願服務拿到學分,不僅是增加大學生的公益意識,更是要以制度設計讓公益變成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亞學院2013級新生有5000余人,按方案要求每人參加3次活動,將有超出1.5萬人次以上參與公益活動,如何給同學提供足夠數量、內容新穎的公益項目成為起步階段首要任務。
為此,三亞學院校團委同時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各二級學院以及校內各社團征集具有創意的公益項目。
在起步階段,2013學年每個月都有一個主題活動。以今年11月為例,三亞學院開展“三愛”(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節”(節電、節水、節糧)志願活動主題月,號召各二級學院開展美化課堂、清潔教學樓、保護海洋、保護植物等志願活動。
在經過大一的起步階段后,三亞學院將為每名學生發放一本《三亞市志願者服務証》。志願者在活動結束后,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將在學生服務証上做記錄,交校團委蓋章。學期末,將根據服務証上的印章數量給予學生綜合測評加分。
“為了突出公益活動的性質,最多加3分。”趙曉樂解釋道,參加一次活動,校團委會在學生的《三亞市志願服務証》上蓋一次章,5個印章起計,一個印章綜合測評記0.5分,滿分3分。
“經過起步、提高階段,志願服務已經漸漸成為他們的行為習慣,學校將不再給予學分和綜合測評加分激勵。”趙曉樂介紹,“此次方案的目的就是通過這3個階段培養大學生參與公益的習慣,讓公益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