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本網原創

一次實實在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2013年04月29日11:50

參觀紅嫂紀念館
參觀紅嫂紀念館
下一頁

謹以此文同時獻給歡度“五四青年節”的學院廣大團員青年。

7天時間,他們與革命老區群眾同吃同住、同工同勤,體驗著最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原色﹔

168個小時,他們日出探訪與勞作,日落勤思與筆耕,感悟著人民群眾最朴素的思想感情。

來自國家行政學院第12期青年干部班的37名學員,4月中下旬來到山東沂蒙革命老區,進農家院、吃農家飯、干農家活、嘮農家嗑……。一周的時間,青年干部們不僅接受了一段最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直接體悟了沂蒙精神之魂,更是上了一堂實實在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現場課。

在4月27日上午的學員匯報會上,大家交流感悟,抒發真情,將已經埋入心底的群眾情結打開又系上,年青人飛揚的思緒在教室中回蕩……。

真情,隻有回到現實的沃土才能迸發涌流

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每位同學用三分鐘的脫稿演說,提綱挈領地匯報這次“三進三同”活動的最大感悟。同學們用的最多的詞匯之一就是“感動變化”。

來自西藏政協的劉冬梅同學說:開始以為革命老區的農村依然是臟、亂、差。但親眼一看,現在的農戶已經住上了樓房,可以開著電動車去田間干農活,農閑可以看露天電影,村庄公路也是四通八達。住在農戶家,一樣干淨的被褥,生活用品家具一應俱全。

來自交通運輸部的范振宇同學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培養了一代新型農民,現在農業生產不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種果樹是個技術活,科技富農在當地已經蔚然成風。

來自廣西林業廳的彭斌同學說,種植水果越來越靠技術和現代營銷,這裡的老鄉已把過去零散水果生產,組織成合作社搞起了集中批發。

來自天津和平區街道的張健同學說:現在的沂蒙山區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城市建設大手筆,鄉村山美水美生態美。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山鄉發生了巨變,但變化中依然有一個不變。

來自廣西欽州衛生局的鄭進同學說,臨沂精神沒有變,這種精神就是愛黨愛軍,艱苦創業,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魚水情深沒有變。在時代的變化中,我們基層干部群眾對理想信念依然保持著一份堅守。

來自國家民航局從事公安工作的齊耀忠同學說,在這樣的偏遠小山村可以夜不閉戶,老百姓相處是那樣的和諧,民風社風依然那樣的淳朴。

……

臨沂是國家行政學院的公仆意識教育基地之一,此次“進基層、進農村、進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是學院對青干班學員進行黨性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

匯報會上,同學們不斷回憶起他們短暫生活過的臨沂市野店鎮的煙庄村和毛坪村,回憶起每天隨老鄉一起上山,穿梭於花叢中的果樹培植的生產體驗,回憶起與老鄉們與老鄉們嘮家常、話發展,傾聽他們說高興的事、盼望的事、發愁的事,……。鄉親們的熱情、淳朴與善良,感動著這些青年干部們,成為同學們的美好記憶,真情也在匯報會上再一次迸發。

紐帶,隻有與人民群眾交融才能牢固系上

著名詩人艾青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那麼這份愛源自哪裡,這份愛又如何更加深沉。

在參加“三進三同”活動期間,同學們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紅嫂革命紀念館、大青山戰役紀念館以及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等。探望了著名的“沂蒙六姐妹”中依然在世的三位老媽媽。大家參觀展覽,聆聽講解,向烈士墓敬獻鮮花,英雄的沂蒙人民和偉大的沂蒙精神讓同學們震撼、感動、流淚,感知的是人民群眾的偉大。

青干班同學們在“三進三同”匯報會上繼續讓這樣的共識形成共鳴:就是要筑牢青年干部的群眾意識,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紐帶,扎實走黨的群眾路線。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王曉明同學說,這次“三進三同”活動深化了對黨的群眾路線重要性的認識,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老區人民的大愛精神,深刻認識到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能取得勝利,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黨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正確路線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

來自中紀委的劉海峰同學說,通過這次活動更加認識到,群眾是我們的根和魂。我黨我軍在沂蒙山區創建了革命根據地,根據地420萬人,先后有120多萬人次擁軍支前,有21萬人參軍參戰,有10萬名革命烈士獻出寶貴生命。沒有人民子弟兵、沒有群眾支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在建設和改革時期,人民群眾依然是堅實依靠。

來自國家林業局的范魯安同學說,在深入沂蒙老區過程中一直思考這樣的問題,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無私奉獻,黨和人民血溶於水,血肉與共,黨群關系有著堅實基礎。革命勝利后,我們黨已從革命黨成為執政黨,如何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需要認真思考。

來自天津和平區街道的張健同學說,沂蒙之行讓我們理解到我們黨是人民群眾的黨,離開群眾我們寸步難行。在新的時代,我們更要把群眾時刻牢記在心尖,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好務,把群眾滿意作為我們的最高標准。

來自沈陽市政府的沈小舒同學說,沂蒙之行,更加堅定了自己回到未來工作崗位后,要堅持不懈“三進三同”,堅持不懈為人民服務,堅持不懈保持群眾情結。自己願意做永遠的人民公仆,願意與人民永遠的保持心連心。

靈魂,隻有受基層生活錘煉才能淨化飛揚

國家行政學院第12期青干班37名學員分別來自11個國家部委和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是正處級干部,平均年齡38歲。此前,絕大部分人沒有到過沂蒙山區。在啟程前,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專門做了動員講話,寄語學員們,要將群眾情結打成“死結”,牢牢系在心裡。

短短一周時間,同學們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與老鄉們共同的生產生活中,拉近了與老區群眾的距離,體驗了基層農村生產生活, 深刻領會了黨員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深刻內涵,靈魂上也經受了一次洗禮。

匯報會上,共青團湖北省委組織部呂星同學說,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一種態度。黨員干部要進民親民,隻有進才能親,隻有親才能有情,有情才能珍惜,珍惜才能維護群眾支持和擁護。年青干部更要愛民、知民、畏民、為民、惠民。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對得住自己良心。

來自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劉志強同學說,如何把群眾情結打得更好,首先要學會對人民群眾感恩,第二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年輕干部成長的力量從哪來,就得從老百姓中間來,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正能量,今后一定要扎扎實實給老百姓多辦好事辦實事,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共青團邵陽市委書記張映梅同學說: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沒有老區人民的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群眾是真正英雄。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們的最高追求。

共青團山西省委呂晨光同學說,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認識到,做好群眾工作就是要把群眾裝在心裡,隻有你把群眾裝在心裡,群眾才會把你裝在心裡﹔隻有你想著群眾,群眾才會經常想著你。

共青團雙鴨山市委書記趙彤同學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僅僅依靠人民群眾。廣大團干部更深入青年群眾,傾聽青年群眾呼聲與意願,凝聚青年智慧,更好的讓我們青年干部在實現中國夢中大有作為。

民航總局公安局齊耀忠同學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握方向始終加強黨的領導是關鍵,夯實基礎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是法寶,緊抓發展始終堅持發展經濟是根本,發掘源泉始終弘揚淳朴善良民風是助推器。

最后,國家行政學院培訓部副主任安令裕總結匯報會時用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表達對同學們一個真誠願望。他說,青干班學員是通過努力從群眾當中走出來的,通過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收獲,希望同學們用對群眾的真摯感情,回到群眾中去,永遠為人民服務,永做人民公仆。(國家行政學院新聞中心胡敏)

【1】【2】【3】【4】

(責編:袁悅、崔東)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貴陽837名學生冒充特警參與拆…
  2. 2鄭天翔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習近平…
  3. 3高清:黑龍江雞西一住宅樓發生爆…
  4. 4高清:廬山東林寺否認強迫游人跪…
  5. 5男子為兒子學校捐贈普通手機 呼…
  6. 6高清:老撾一客機墜入湄公河
  7. 7高清:海軍北海艦隊在黃海海域展…
  8. 8蘭州一小花園再度遭強拆 上百壯…
  9. 9高清:北京六百高中生圓明園內舉…
  10. 10安徽發現東漢士大夫級夫妻雙石廓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