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英雄地标
2025年08月29日06: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22


盐城有座甲侯村,以我父亲倪甲侯的名字命名。他是新四军连长,牺牲于1944年2月,当时我才出生5个月。没能当面喊他一声爸爸,是我最大的遗憾。小时候,一看到别人家小孩在爸爸怀里撒娇,我就很羡慕。今年我82岁了,还常来甲侯村,在这里感到很亲切。
——盐城射阳县烈士后代倪胜珍
我父亲王裕新是新四军敌工干部,牺牲在我4岁那年。今年我84岁了,记忆里爸爸的模样依然年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就到以他名字命名的裕新社区走一走,这里有不少人记得他,建设发展得非常好,爸爸的付出是值得的。
——盐城盐南高新区烈士后代王素英
81年前,新四军战士来村里借宿,我全家把床铺让出来,战士们却坚决不进屋,倚着墙根睡了一宿。第二天的战斗中,19位战士牺牲了,我们村因此改名为烈士村。
——盐城射阳县烈士村村民王恒义
烈士村村民寻访79年,为无名烈士找到名字。作为烈士生前所在连队战士,来烈士村参加公祭,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
——中部战区某旅“英勇冲杀连”战士韦龙
我家在滨海县陈涛镇,是以抗日女英雄陈涛的名字命名的。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大家到烈士陵园扫墓,起初我有点害怕,老师拉着我的手说,“烈士是为守护百姓而牺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我们会害怕逝去的亲人吗?”想着老师的话,后来我真的不怕了。
——盐城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学生李昊哲
郭猛是抗战英烈,郭猛镇是我的家乡,我和我的儿女都出生在这里,身份证上有烈士的名字,这是我们全家最自豪的。如今,我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盐都郭猛大米”,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一定诚信经营,擦亮这一富民品牌。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居民周扣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9日 1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