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政务服务

基层治理需要深耕细作

郑一
2025年05月21日14:0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人民群众能否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需要用足“绣花功夫”,精准发力、绵绵用功,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居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往深里谋,以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整体性谋划、系统化设计,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严密组织体系、压实责任链条,把党的决策部署快速贯彻下去、落实到位,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基层治理方向正确、动力强劲。

在强化思想引领上出实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学习,完整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严密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四级层级清晰、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形成区委高位领导、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一线落实、网格党支部堡垒聚合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压实责任链条上做文章,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要用更多精力做群众工作、服务群众,到群众中间问计问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将治理成效和服务群众的成效作为评判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健全责任传导、督查问责等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链条,确保治理任务落地见效。

二、往优里推,以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社区事务很多很繁杂,单靠政府是干不了、也干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要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应是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谱的“交响乐”,要优化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把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让居民群众紧跟上来,建立完善“居民公约”,搭建社区议事厅、线上微议事等协商议事平台,实施“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激励政策,引导群众从“坐等服务”向“主动议事”转变,在治理中“唱主角”“当主人”。让驻区单位参与进来,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推动驻区单位“资源清单”与社区“需求清单”对接,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引导其参与社区服务,建立“双向评价”体系,使驻区单位从被动配合转为主动下沉资源、共解治理难题。把社会组织培育起来,实施“社会组织培育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本土社会组织发展,为居民提供法律调解、“一老一小”、入户视访等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往细里抓,以全域网格创新治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的有效载体。当前,网格化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网格划分还不够精细、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数智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要着眼变革重塑最小治理单元,进一步划小网格、完善机制、强化智治,形成“党建引领、数智支撑、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科学划分网格,按照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无缝衔接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分网格单元,建强网格长、网格员队伍,通过设立公示牌、发放联系卡等方式,公布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方式,让居民看得到网、找得到人。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网格事项闭环处理机制,形成网格巡查、问题上报、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流程,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职能部门及时处理网格内的各类民生诉求,做到及时发现、高效解决。强化数智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进数智治理平台建设,开发基础信息管理、事件上报、AI党建等功能模块,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网格动态、开展上门服务,实现基础信息实时录入、政务服务随时查询、相关报表一键生成、政务应用减量瘦身,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四、往实里做,以解决民生难题提升治理质效

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根本目的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大大小小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融入基层治理的设计,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重点领域攻坚,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工作。我们要紧扣群众关切,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聚焦管线老化、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环境脏乱整治等高频问题,集中资源力量精准突破,“改”出居住品质、“改”出民心所向。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党群服务圈”,统筹整合社区养老驿站、儿童之家、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打造集养老、托幼、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民生服务矩阵,实现公共服务触手可及。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在街道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信息化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更精细、更精准,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基层治理是一项“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深化多元共治不松劲,推进精细治理不停步,办好民生实事不懈怠,以深耕细作的精神绘就基层治理“工笔画”,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优异答卷!

(作者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扫码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获取更多资讯

(责编:何淼、夏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