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东南亚之行第二天,习近平为何两次以船作喻?

4月15日,习近平东南亚之行进入第二天,圆满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并开启马来西亚之行。
上午,习近平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时说,中越双方要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当天,他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两次以船作喻,意味深长。
01
一场大联欢:“扬起友谊之帆”
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的国事访问活动安排得很丰富。他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同苏林总书记话别,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并会见梁强主席。
在会见梁强时,总书记强调,中越双方要以中越友好合作的稳定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如何开好这艘航船?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主张:政治上要把住前行之舵,安全上要铸牢团结之锚,经济上要执稳合作之楫,人文上要扬起友谊之帆。
△ 同梁强主席的会见在河内主席府举行。(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总书记当天参加的几场活动,同这一席话密切相关。
上午,在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后,总书记启程前往河内国际会议中心,同越南领导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并发表致辞。
这是总书记访越行程中熟悉的一幕。2015年访越,总书记同越南领导人共同会见参加第十六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中越青年代表。他希望青年朋友们做两国世代友好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为打造中越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使中越友好事业代代相传。
2023年访越时,总书记和越南领导人专门抽出时间,共同会见400余名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他对两国青年提出三点希望:“同做中越友谊的传承者”“争当亚太振兴的参与者”“敢为人类进步的开拓者”。
△ 越南首都河内航拍。(资料)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
在访越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办好中越青年友好会见、边民大联欢等有温度、接地气、聚民心的人文交流活动,深挖红色资源,讲好两国人民友好故事,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 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开场前。(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中越命运共同体传承于鲜明的红色基因。
面对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总书记发表题为《奏响睦邻友好主旋律 共谱命运与共新篇章》的致辞。他说,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中方将在今后3年邀请越南青年赴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沿着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足迹,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
当天,总书记同越南领导人共同启动“红色研学之旅”项目。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知道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一衣带水,有深厚的友好历史,才能够增进感情,彼此推动友好的延续。”
△ 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02
一场启动仪式:“执稳合作之楫”
当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南领导人还共同见证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
近年来,中越两国铁路互联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在访越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总书记指出,中方愿同越方推进越南北部三条标准轨铁路项目合作。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将推进连接两国的三条标准轨铁路作为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最大优先事项”。
△ 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中国铁路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铁路合作备受瞩目。例如,2021年,总书记同老挝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2022年,总书记同印尼领导人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2024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元首视频祝贺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署,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
此次出访的马来西亚,总书记也十分关注当地东海岸铁路建设。
△ 中老铁路。(资料)
铁路合作,是中越在经济上执稳合作之楫、推进务实合作的缩影。
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时,总书记指出,深化铁路、公路、航空多维互联互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拓展5G、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两国全方位合作格局。
访越期间,中越两党总书记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农产品贸易、民生等领域。
作为“六个更”总体目标之一,“务实合作更深”将拓展中越两国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
△ 河内街道上民众们手执两国国旗。(总台国广记者吴倩拍摄)
03
一个坚定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
如何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在会见梁强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另外两点,是政治上要把住前行之舵、安全上要铸牢团结之锚。
关于政治上把住前行之舵,总书记指出,保持高层战略沟通,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携手走稳走好各自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安全上铸牢团结之锚,总书记强调,以两国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升格为契机,持续深化防务和执法安全合作。
△ 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观看的中越建交75周年图片展。(总台央视记者李增仁拍摄)
当天上午,在即将结束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话别。总书记指出,这次访问时间虽短,但活动丰富、成果丰硕。“双方重申共同壮大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意愿,都期待朝着‘六个更’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两国战略合作,都表示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
这次访越期间,总书记强调,“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世界意义”,中方愿同越方“不断彰显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力”。这是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 越南河内街景。(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在访越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总书记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时,总书记指出,搞贸易战破坏国际贸易体系,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损害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作为全球南方重要力量,中越两国要加强协调和配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
△ 民众沿途挥舞中越国旗。(总台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越两国持续深化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携手迈向现代化,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这也是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的正确航向。
两党总书记在话别时,高度评价这次历史性访问。总书记离开河内时,越南总理范明政等越南党政领导人到机场送行。
△ 越南民众到机场送行。(总台央视记者蒋硕拍摄)
04
再访马来西亚:“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地时间15日18时22分许,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降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随之开启。这是习主席时隔12年再次踏上马来西亚国土。
专机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时,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高级官员热情迎接。
中马两国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有着“切水不断”的世代情谊。2023年,两国宣布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
这次访马之际,习主席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他指出,“中马两国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两国共同的谚语,道出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 迎接习近平主席的马来西亚当地人群。(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
如何让这艘从历史长河中驶来的友谊之船再添动力、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提出四点主张:一是要把牢战略引领的船舵,二是要厚载务实合作的压舱石,三是要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四是要扬起多边协作的风帆。
当天,习主席两次以船作喻,表达了中越、中马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共同开辟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前景的期待与勉励。
《时政新闻眼》将持续为你关注习主席东南亚之行。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辛乔
记者丨蒋硕 鄂介甫 卢心雨 吴倩 李增仁 范一鸣 马超 刘会民 刘琦 陆泓宇 杨新禹 韩锐 闫耀东 刘岳 曹亚星
视觉丨陈括 张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