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新年伊始,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
尽管是寒冬时节,但随着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日渐融合,我国一个个传统乡村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机械臂采摘果实,传感器监测环境。在全国4000万亩现代化设施大棚里,数字化“新农具”正守护着冬季“菜篮子”供应。
而在全国近16万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货物收发忙碌不停,它们搭建起了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无论是在地方考察,还是召开相关会议,他多次对数字乡村如何建、怎么建作出明确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强调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工程师 郭亚楠: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信息化发展大势和我国国情、农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信息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位置,为我们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有效弥合了城乡“数字鸿沟”、提升了乡村治理和服务效能、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2024年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我国构建起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
如今,我国乡村的数字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超过90%。农村网民规模达3.0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3.8%。
与此同时,有近200颗在轨运行遥感卫星,为农业生产提供作物长势评估、灾情监测评估等多样化的服务产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向前。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34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116个。
如今,我国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14年以来,国家累计支持1489个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地区累计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个。预计2024年全年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而数字乡村建设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借助不断完善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各地正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差异化探索。
东部地区更注重涉农数据的融通共享,显现出集群化效应。作为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浙江省今年正在发力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在位于浙江长兴的智慧化粮蔬保供产业园,这个汇集了海量数据的“乡村大脑”不仅让技术人员能够轻松管理数万株作物,与市场端联通的数据信息,还能精准指导每一茬农作物的种植,提升产业园的经济效益。
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 林家琦:我们构建了“乡村大脑+未来农场”的途径和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视觉分析等手段,促进了在精准作业、智能分析、智能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为全国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模式和样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的西部地区则侧重于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带动数字乡村整体发展。地处秦岭山脉南麓的陕西略阳县,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借助数字技术,这个山区县积极探索“略阳”乌鸡的标准化养殖和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散养区同步开展电商直播卖起了冷鲜鸡。
陕西同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左鹏:过去我们这里物流不便,冷鲜鸡的销售半径很小。现在全县电商服务快递网点实现了全域覆盖,略阳乌鸡月销售量稳定在15000只以上,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以上。
锚定数字乡村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已公布两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它们正在聚焦乡村数字富民产业、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惠民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路径模式,打造一批典型发展样板,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