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功夫” 发挥高校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近期,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组建18支校级重点主题社会实践团,200多名师生参加的实践队伍奔赴乡村基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消费帮扶、中华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设计开发,谋划发展“新路子”
湘西永顺县高坪乡那丘村将换新颜。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赋能·数字助湘”赴湘西永顺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他们的任务是以民族风格元素为设计灵感,推陈出新,为那丘村“量身定制”文化景观。
团队实地勘察村落的古建筑群,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针对如何解决建筑组团、产业功能、规范分析、景观资源提升、乡村总体改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策略和设计思路,推动规划设计工作落地见效。
每年暑期,学校派出一批具有丰富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校内导师,校地双方共同成立指导老师团队,全程辅导、服务学院师生打牢专业技术基础,形成了“政策有辅导、项目有信息、技术有指导、合作有对接、落地有跟踪、问题有协调”的全过程闭合服务机制。
产业带动,提出增收“金点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将项目做在田间地头,学校有着何种思路?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常德,面向湖南,辐射周边地区,聚焦生产服务一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服务”的办学定位,成立全省首个民办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确定一批产学研合作核心基地、示范基地、合作基地,立项乡村振兴科研项目60项,发表乡村振兴科研论文78篇。
借助学校打造的教学实践平台优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在临澧县修梅镇沃沙村,“星火”志愿服务队向村民介绍如何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对葡萄园进行精准管理,分享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农业科技信息。
在石门县北峪湾村,“筑梦未来”社会实践团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抗旱行动,保证柑橘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
在桃源县大水田村,“雅言文明”推普志愿服务队组织“红色文化学习+普通话培训”活动,助推当地文旅发展。
在鼎城区谢家铺镇向家巷村,“展梦启航”社会实践团化身“带货主播”,在田间向广大网友介绍常德香米、古珑山甄选大米等农业特色产品。
资源挖掘,文化浸润“结对子”
推动“三下乡”活动,要把文化送下乡,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外国语学院“白云”志愿服务队用流利的英语和生动的表情展开英语教学,巧妙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将英语学习与游戏、动画、歌曲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小小售货员”角色扮演,小朋友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语境中,大胆地开口表达。
“强国先锋”和“零零支队”在鼎城区十美堂镇上河口村、修梅镇沃沙村、尧天坪镇双合桥村、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四个乡村开展乡村振兴理念和西柏坡精神宣讲。
基层实践,为民服务“挑担子”
“展梦启航”社会实践团对向家巷村425户村民进行走访调查,为村民解读土地流转政策,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帮助村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学校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项目一项,入选团中央“圆梦工程”等项目3项,2支实践团入选省级优秀团队,在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激扬青春力量、践行青春使命。(林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