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习近平: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2022年09月27日12:38 |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小字号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点倡议,其中第二点倡议是拓展安全合作。当今世界,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抬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习近平主席在诸多国际场合多次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建网微平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放眼全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霾不散,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一些国家力图扩大军事同盟谋求绝对安全,胁迫别国选边站队制造阵营对抗,漠视别国权益大搞唯我独尊。如果任由这种危险势头发展下去,世界会更加动荡不安。

——2022年6月23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的讲话

人类社会发展和大自然一样,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雪交加的时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年9月16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6月23日晚,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前不久,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立足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中方愿同金砖伙伴一道,推动倡议落地见效,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2022年6月23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的讲话

乌兹别克斯坦有句谚语,“有了和平,国家才能兴旺;有了雨露,大地才能繁荣。”为弥补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困境,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欢迎各方共同参与落实这一倡议。

——2022年9月16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重要历史关头,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9月21日,习近平致2022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贺信

2021年10月1日,习近平为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作视频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中方倡议,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回应时代呼唤,加强全球治理,以创新引领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2021年10月1日,习近平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致辞

我们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2年9月16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监制:张振明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王 寒

校对:陈 蓉

制作:王 寒

(责编:王静、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