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篇章

本报记者  刘成友  刘洪超  辛  阳  刘佳华
2022年07月16日05: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底图:沈阳城市风貌。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数据来源: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辽宁省统计局

  辽东湾畔,白鹭成行;辽河两岸,沃野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总书记嘱托,辽宁振兴蹄疾步稳;回首十年,辽沈大地气象一新。

  十年间,辽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扎实坚定促改革,心无旁骛谋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营商环境加快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如今,新时代的辽宁,一路披荆斩棘,坚实开创振兴发展的新路。

  做好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维修专家就可以与各地客户在线沟通、互动。在大连冰山集团,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智慧工厂”做了生动的注脚。

  进入新时代,面对转型阵痛和各种困难挑战,辽宁摆脱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模式,瞄准高质量发展。“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开篇破题,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全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正在提速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

  改造升级“老字号”。在东北制药,全国首家原料药智能化生产线成功运行,产能提升30%、能耗降低15%;在鞍钢,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多点运行、“智能折铁模型”的自主研发和“智能辅助挂罐系统”的初步投产,“哈腰、抻脖子、手扶摇把、双眼紧盯铁流”的人工折铁时代一去不返。2021年,辽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成绩亮眼,参与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

  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对石化、冶金等产业实施“减油增化”,改变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的状况。今年年初,恒力集团在大连投资260亿元开工建设年产1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和年产260万吨功能性聚酯项目。“一半的产量都是市场紧缺的高端化工品和材料。”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信心满满。2021年,辽宁石化行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培育壮大“新字号”。在沈阳市浑南区,无距科技研发生产的X60农业植保单旋翼无人机,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100多亩农作物的喷药任务。“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无距科技总经理苏文博说。2021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2%。

  强化创新驱动,为振兴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软件领域的优势,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截至目前,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达8700多家。

  “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规模超千亿元、具有引领性的特色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带力争成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港口整合实现一体化运营;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去年产业合作落地项目110个;辽东绿色经济区“辽宁绿肺”作用日益显现。

  改善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

  颁布实施营商环境法规,挂牌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坚定推进“放管服”改革,全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缩减80%,19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一网通办”实办率超过75%……辽宁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6.57万户,同比增长27.73%。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辽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痼疾,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从严治党走向深入。

  国企改革勇涉深水区。290户省属各级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465户省属各级企业与1408名经理层成员签订任期制合同和契约;省属企业首批面向全国推介75个混改项目。辽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3年行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鞍钢本钢重组,粗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三;新组建的辽港集团去年货物吞吐量超4.95亿吨;国家赋予辽宁自贸试验区的123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改革向纵深推进,成效正逐渐显现。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成为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夏季达沃斯论坛、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东软医疗产品服务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辽宁正以新姿态更深更广融入“一带一路”。

  转变干部作风是关键。辽宁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发文件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工作分解了”和“任务完成了”之间的距离,深入开展“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政务服务气象一新。在广袤的乡村,4年来共有1.2万名机关干部到乡镇任第一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

  净化政治生态是根本。保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过去五年,辽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立案144507件,处分119617人,移送检察机关3070人,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做实民生保障,擦亮幸福底色

  “以前靠出力挣钱,现在有了技术,工作不累,挣得不少。”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赵文丽失业后,在社区建议下,参加了免费的面点师培训,顺利上岗就业。

  辽宁把“最大的民生”落在实处,多措并举稳岗扩就业,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十三五”时期,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8.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3%和7.7%;去年辽宁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百姓冷暖。在辽宁,20多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达8407个,涉及338.8万户居民,“屋里冷、房顶漏、下水堵”。辽宁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让“居者优其屋”,旧楼换新颜,目前已惠及居民113万户。

  家住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鑫和小区的69岁居民张亮臣,如今过得很滋润。小区地面平整干净、环境花繁叶茂。“以前冬天在屋里也得穿棉袄,现在屋里暖了,在家不用穿棉袄了。楼体穿上‘保温衣’,几乎和新小区一样。”张亮臣说。

  教育是民生之基。目前,辽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居全国前列。东北大学大三学生付嘉伟家中因亲人治病,读书的经济压力较大。“学校发放补助款,开学时发放爱心饭卡和生活用品,再加上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不用担心读不起书。”付嘉伟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辽宁各级政府每年征求百姓意见,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健康辽宁建设稳步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成1.6万余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去年新增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学位6.3万个。

  全面振兴,乡村必不可少。十年间,辽宁15个省级贫困县、179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84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435万人实现饮水安全,全省农村路突破11万公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辽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去年扶持产业项目202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103个。

  一大早,铁岭市昌图县朝阳镇八里香菇产业基地里,几名村民已开始忙碌起来。“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还得靠产业。”八里村党总支书记殷洪伟说,村里成立香菇合作社,高峰时用工近150人,其中脱贫户、低保户等41人,人均一年增收3万元。

  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辽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齐抓共管,一度灰蒙蒙的城市如今蓝天常见、碧水长流,去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4.3%;完成营造林219.3万亩、防沙治沙16.7万亩;全省河流水质自有环境监测数据记录以来首次达到良好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6日 06 版)

相关新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北京篇|奏响首都发展壮丽交响 开启新航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天津篇|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天津篇章 风起渤海之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河北篇|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建设美丽河北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山西篇|山西:转型发展率先蹚新路 步履铿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篇|奔腾向前 边疆风景线更亮丽

(责编:白宇、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