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行漫记”走笔——重走斯诺之路看变迁
新华社银川7月11日电 题:新“西行漫记”走笔——重走斯诺之路看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磊、张亮、马丽娟
85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红区”采访4个多月,撰写的《西行漫记》风靡全球,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斗志昂扬的红军形象冲破重重封锁,首次亮相世界。在这本书中,斯诺把相当的篇幅给了黄土高原上一座小城——宁夏豫旺县。在这里,他见到了“真正的红军”,并为之倾心一生。
历史虽已远去,信仰烛照人心。“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这是当年斯诺西行前脑海里的疑问。85年后,新华社记者重走斯诺之路,来到这座已经更名为同心县的西北小城,追寻中国共产党人持续百年不变的初心。
红星照耀中国
1936年夏,宁夏豫旺堡厚厚的古城墙上,一名红军战士面朝旭日吹起嘹亮的军号,身后红旗迎风招展,埃德加·斯诺举起相机,定格了这一幕。不久后,以这张经典照片为封面的《西行漫记》震惊世界,英姿勃发的小号手,及其象征的年轻“红色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奋发不屈的“抗战之声”。
彼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遭到国民党漫长而严密的封锁,几乎与世隔绝,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被污蔑为“流寇”与“土匪”。
“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作为驻华西方记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长途跋涉至陕甘宁边区,深度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
结束在陕西的采访后,在他和毛泽东正式谈话中充当翻译的吴亮平劝他说:“你没有看到真正的红军就回去,那可不行!”
大概两周后,斯诺辗转来到西征红军总指挥部驻扎地豫旺县。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真正的红军”。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斯诺发现,红军普通士兵平均年龄是19岁,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当时军阀统治下的豫旺县极度贫困,斯诺记录了一份他看到的调查报告:“苛捐杂税和欠债累累迫使许多农民卖牛卖田……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欠债,百分之六十的农民靠借粮糊口。”红军解放豫旺后取消了一切税收欠债,很受农民拥护。
如今同心县马高庄乡沟滩村杨家堡子里,一排废弃的土窑洞诉说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这里曾是西征红军后勤部,70岁的堡子主人杨振华还记得他爷爷常挂在嘴边的话:“红军是为咱穷苦人打天下的。”
起初豫旺县许多村民一听说红军来了,纷纷躲了起来,后来发现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糟蹋老百姓的庄稼,“我爷爷称赞说真是人民的好军队,就捐粮、捐羊支援红军作战。”杨振华说。
在西征前线,斯诺被准许进行不受限制的采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豫旺县。长期研究这段历史的宁夏党史专家杨文元认为,这次采访让斯诺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斯诺,经过此次西行也让他由‘一二·九’运动时的旁观同情、暗中支持转为旗帜鲜明地公开赞誉。”杨文元说。
百年初心如磐
85年后,记者踏着斯诺的足迹再访这座红色小城,昔日红军西征的炮火硝烟早已消散在历史中。多轮扶贫开发,让红军西征故地一眼千年,沧海桑田。
在斯诺的照片里,同心县的地貌如火星表面一般干旱荒凉。而如今,经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同心县昔日的旱塬草木葱茏,满眼翠绿。拔掉“生态之困”这个最根本的穷根子,同心县走出一条“旱塬披绿、产业多彩、农民增收”的脱贫致富新路子,红枸杞、紫葡萄、壮牛羊、小杂粮等致富产业“茁壮成长”。
走进杨家堡子,杨振华家白墙红瓦的新居格外亮眼。2014年,杨振华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8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支持下他养了10只羊,每年享受养殖和种植补贴。随着羊的数量不断增加,伴随老杨大半辈子的“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如今收入稳定而有保障。
最让老杨感激的是,他们全家在政府补贴下缴纳了基本医保,几年前老杨妻子两条腿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总共花了8万多元,报销后他只掏了不到8000元,“没有共产党,我老伴儿后半辈子就只能瘫在炕上了!”
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老区人民的倾力支持,老区的发展更需要特殊的关怀。在中央的制度安排下,中核集团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机制下帮扶同心县,福建省泉州市在闽宁协作机制下对口同心县。央企巨头和沿海发达地区“同心”协力,带飞同心。
进入盛夏,福建永春县从事蘑菇种植的企业家陈世文在永春当地的生产基地因为高温已经停产,而在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的菇棚里,陈世文去年开辟的“第二战场”正值出菇旺季。“福建热得出不了菇时,宁夏的气温正好适合菌菇生长。这样我就能基本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了。”陈世文说。
陈世文的到来,让南安村建档立卡户马忠梅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月薪4000元的稳定工作。“以前都很少吃蘑菇,更别说种了。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菌菇种植技术,未来计划承包几个大棚自己创业种蘑菇。”马忠梅说。
同心县,这个曾经“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欠债,百分之六十的农民靠借粮糊口”的地方,现在的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余元,老百姓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从20世纪70年代起,宁夏实施扬黄工程,同心县部分地区摆脱水困。今年6月30日,投资23亿元的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全线贯通,甘甜的黄河水经过滤后直达同心县城和中西部乡村百姓家中。
水沁旱塬,生机涌动。昔日的豫旺终于“旺”了!
信仰穿越时空
夏日炎炎,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里游客络绎不绝。斯诺经典照片“抗战之声”里的那个红军小号手谢立全的形象已经被塑成雕像,不少年轻人在此合影“打卡”,寻访百年未变的初心。
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支书丁建华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这几年,旱天岭村靠养牛脱了贫,丁建华硬是练成了“牛保姆”“牛司令”,接生、治病、选犊,村民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而他自己,却从存款百万元的包工头变成身患脑瘤的“小老头”。
旱天岭全村脱贫后,丁建华又有了一个小目标,就是让全村人家家住新房、户户有小车。“如果老天暂时不要我的命,我就一定要实现这个小目标。”他说。
西征故地今何在?迈向振兴新征程。乡村振兴新的长征路上,同心县越来越多年轻人受红军精神的影响和感召,回家乡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续耕同心新的篇章。
同心县预旺镇南塬村,彭德怀等红军将领曾在这里召开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会,热烈欢迎斯诺等人。25岁的南塬村村民张治飞打小就听过斯诺的故事,大学期间他入了党,并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参与了村志的编写,从老人口中听到了更多西征红军的故事。
大学一毕业,张治飞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村带动村民科学养鸡。不分白天黑夜,每两个小时就要钻进鸡棚检查温度、湿度和小鸡生长情况,但他不觉得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这不算什么。”
85年前,19岁的小号手谢立全吹响的青春激昂之声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共产党人。在这片斯诺探访过的土地上,在巨变的山乡间,在老百姓的心坎里,红军小号手那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的号角依然嘹亮,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朝气蓬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