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楠、吴楠、甘海琼、蒋莹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阿生青代表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问:“村民们的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几年前去考察,总书记踩着雨后泥泞去新村时,还没有这种炕。
“比较实惠,一晚上就一度电、几毛钱。”阿生青代表向总书记介绍了班彦村的电热炕。
总书记关心的“电热炕”到底啥样?人民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电力工作人员在班彦新村村民家中检查电热炕用电情况。李永鹏摄
班彦村的电热炕,是在火炕表面加装一块碳纤维发热板,通电之后产生热量,通过控温装置实时调节温度,以达到恒温取暖的效果。电热炕兼具火炕和电热毯的优点,既能干干净净取暖,又让人睡得舒舒服服。
关键是,电热炕10个小时的耗电量仅有1.2度。按青海180天的采暖季计算,一个冬天仅需一百多元。
班彦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其中五社、六社的129户、484人之前住在山头,贫困率一度高达56%。
2016年,青海省将老班彦村五社、六社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乡亲们住进了新村。
“搬到新村来啥都好,就是一入冬,家家户户煨火炕,炕洞冒着煤烟,既不卫生也不美观。”班彦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说。
以前,在旧村,村里人白天找个日照好的地方晒太阳,晚上就以煨炕的方式取暖。炕火过旺,炕上的毛毡会被烧出窟窿;火候过低,半夜就凉了。如果土炕质量和工艺出了问题,还会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用牛粪或者秸秆烧炕也是问题,一到冬天,村里就会被团团烟雾笼罩,墙上到处是大片的黑色印迹。
2018年1月,班彦新村实施“柴改电”项目,村民每户安装了两个6平方米的电热炕。
几年下来,村民赞不绝口。村民白玛卓嘎说:“电热炕卫生、方便,调好温度,就能热乎乎地睡一整晚。”电热炕暖了身子,也暖了心。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人民网 唐宋摄
原本堆积在村头巷口和院落里的牛羊粪、秸秆,不见了踪影,常年冒烟的炕洞也已“集体下岗”。少了呛人的炕烟味儿,村里空气清新多了。
“生活环境好了,人就有了精气神儿,发展动力也更足了。”袁光平说。
电热炕只是一个缩影。“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把生产搞上去,实现可持续发展”。搬出“穷山窝”的班彦村,还要“拔穷根”。
投资200万元,建成酩馏酒作坊,着力打造“班彦”酩馏酒品牌,带动农户依托产业谋发展;投资450万元,建设“班彦生态农庄”和5座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打造150米滑索、丛林探险、大摆龙为一体的研学基地和“百亩花海”,形成休闲观光、采摘、销售产业链……
在近十项民族特色产业的带动下,班彦村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09元,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也实现零的突破,在2019年达到了23万元。
从当年的土炕,到如今的电炕,班彦新村乡亲们的取暖方式在变,生活环境在变,日子也在一天一天地变……
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班彦新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成了青海省海东市脱贫攻坚的成功典型和乡村振兴的范本。
一枝一叶总关情。总书记的惦念背后,是班彦村村民越变越红火的日子和一张张笑脸。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习近平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颁奖。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更多报道
系列报道之二:第四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提到这些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