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带动陕西延安百姓脱贫致富
红红的苹果 红红的日子(新春走基层)
麻利地贴上标签,轻轻地裹上保护膜……几秒钟时间,薛娟手中的苹果完成了分拣装箱。
春节前正是苹果销售旺季,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人们又忙碌了起来。2020年,洛川县苹果种植总面积53万亩,苹果总产量95万吨,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苹果之乡。
近日,记者到洛川县采访看到,苹果现代产业园区里厂房鳞次栉比,货车、叉车、快递车交错行驶,一片繁忙。这里有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
薛娟就在产业园一家企业上班。她从生产线上拿起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向记者笑言:“说不定这个是我家果园产的。”原来,薛娟本身就是一位果农,平时在园区上班,等到了春季施肥和秋季采摘的时候,她就回自家苹果园干活。收获后,苹果卖给园区企业。
12年前,薛娟和爱人从外地来到洛川县,承包了5亩苹果园。之所以选择到洛川,是因为这里产的苹果好卖。薛娟说,“洛川的地理和气候,很适合苹果生产。产出的果子艳丽,耐贮藏,还有很多微量元素。”
薛娟的爱人很勤快,平日里,果园就交由他打理。“他管果树就像管孩子一样,所以每年收成都不错。”薛娟说,2020年,仅果园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我四季都不闲着,一年赚两份钱。”说完,薛娟捂嘴笑了起来。
常云也在产业园上班,不过,与薛娟不一样,她是“全职”的。
记者见到常云的时候,她正忙着安排车辆,给各地的订单发货。她是园区企业青怡股份的一名员工,负责生产监督、订单发货等工作。虽然刚来公司只有半年,已经成了业务骨干。
常云家住“苹果第一村”——洛川县永乡乡阿寺村。1947年,阿寺村青年李新安从河南用毛驴驮回200株苹果树苗,在自家6.7亩麦田上试植,开启了洛川县大规模种植苹果的历史。
虽说是阿寺村村民,之前常云却不种苹果,她在永乡开小卖部。2020年,孩子到洛川县城上学后,常云才到了苹果现代产业园区上班。
“来这上班,既方便照顾孩子,收入又稳定。”常云说,园区离县城中心只有3公里,骑摩托、开车也就不到10分钟。如今,常云和丈夫都在园区上班,每人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常云说:“看着红红的苹果,经常想到红红的日子。”
在青怡股份,记者发现,车间的一侧,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另一侧,人头寥寥。青怡公司负责人廖林告诉记者,那是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根据苹果的重量和品质进行自动分拣。像这样的生产线,园区中有将近40条。
生产线是如何做到自动分拣的?当苹果从冷库运输到车间之后,经过回温库,进入生产线,经过拆袋、洗涤、擦干后,到生产线关键环节——光选机和品质筛选机。苹果进入光选机后,机器会根据重量和果型将其分类,然后送到品质筛选机。品质筛选机用红外技术测试苹果的酸度、糖度和是否霉心。这样每个苹果被分好类,进入分装环节,最后由工人装箱。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公司都要运走大约10万斤苹果。”廖林说道,“订单都满了,许多经销商已经订到年后了。”
如今,“洛川苹果”的品牌价值已达到600多亿元,苹果成为延安农业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在“洛川苹果”的带动下,延安各地种植的“延安苹果”也成了知名品牌。在延安脱贫致富过程中,苹果产业功不可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