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题: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成就——5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的奋斗故事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面对中外记者的“长枪短炮”,身着红色工装的刘丽动情讲述着自己扎根采油一线27年,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专家型人才的故事。
2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包括刘丽在内5位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带来了各自岗位成才、不懈追梦的故事,在聚光灯下展示中国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刘丽是大庆油田的一名采油工班长,她研制的“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采油工户外作业时间从40多分钟缩短为10分钟,盘根使用寿命从1个月增加到6个月,目前已在油田范围内推广600余套。她说:“作为一名普通采油工人,能够通过创新为企业多省钱、为国家多产油,我感到十分的自豪。”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他们创造不平凡成就的力量源泉。
“我们中国工人自己不干,谁来干?”说这话的是潘从明,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他所在企业生产的贵金属用于航空发动机、电子芯片等高科技领域。
2009年以来,潘从明和团队通过上千次反复试验探索,攻克了铂钯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铂族金属绿色高效提取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说,我们的使命,就是保障国家战略贵金属基础材料的供应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梦想。
刘双燕是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副科长,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基层扶贫干部。已经连续9年在安徽省担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的刘双燕,早已和乡亲们从乡情变成了亲情,村里的老年人都喊她“闺女”。她说:“为乡亲们、为贫困群众做一名打工者,是我最大的荣幸和骄傲。”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传承,是他们创造不平凡成就的不竭动力。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胡洪炜被人们称为“禁区勇士”,是世界±8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我只想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胡洪炜说,他一直牢牢记着这句师傅说过最多的话。
周家荣是贵州钢绳(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的一名普通员工,从一个农民娃娃进厂当了工人,一干就是30多年。这30多年里他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在生产钢丝绳上做文章。他先后参与了100余件特殊产品、重点产品、重要用途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被成功运用于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和“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等大国重器。
“最难忘的是,老班长曾说过一句话——‘什么叫作不简单?什么叫作不容易?就是要长时期甚至用几十年的时间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情,这就是不简单,就是不容易’。”周家荣说,30多年来,他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