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国内第一个抗体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2020年06月07日13:3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图片来源:国新网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于子青)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于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最近国内第一个抗体药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从疫情一开始,我们就把药物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安排了相当多的科研攻关项目,有160多个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到药物研发应急攻关。开始我们确定‘三药三方案’,所谓‘三药’就是三种药物的‘老药新用’的试验,‘三方案’就是药物与治疗方案的结合。”王志刚说。

王志刚指出,伴随不同的阶段和试验的开展,围绕安全性、有效性不断调整,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攻关,企业积极支持参与生产,在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托珠单抗、恢复期血浆、干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其中有10种药物或治疗技术被纳入诊疗方案,在临床一线开展救治,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发布会上,王志刚介绍了“老药新用”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指出除了“老药新用”以外,这次在药物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突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中医药本身,也包括中西医结合,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是药物研发与临床救治的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药物最后有没有用,不仅要通过筛选,通过分子实验、动物实验和小规模临床试验,还要在临床中间来看效果。这样不断地反馈迭代,使两方面互动结合起来。

三是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里包括超算、动物模型、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技术在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是特效药研制,其中有代表性的,比如抗体治疗的药物,它既可以用来预防也可以用来治疗,现在已有突破性进展。最近国内第一个抗体药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就中国是否向国外推荐这些成果,王志刚回应称:“我们一直积极分享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经验做法,供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现在这方面的沟通还是比较深入的。”王志刚表示,在国外的效果怎么样,这主要是看各国自己的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他们在临床中间如何加以总结和完善。

(责编:于子青、王政淇)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