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周玮)一系列帮扶项目有力实施,一批优秀扶贫题材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民族地区自治州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工程、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计划等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非遗+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进活动成效显著,旅游大环线专列开通……2019年,文化和旅游系统有力发挥“扶志”“扶智”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文化力量、旅游力量。
记者从1月3日至4日举行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获悉,2019年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支持贫困地区实施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送戏下乡、“春雨工程”等惠民项目。实施国家院团支持帮扶机制,国家艺术基金对扶贫题材艺术作品予以重点支持。投入资金3571万元,支持设立26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为“三区三州”240个重点贫困村编制旅游规划,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并组织系列推广。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329个,投入资金32.65亿元。会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审批19个旅游扶贫优惠贷款项目,审批金额76.4亿元。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非遗扶贫等培训,培训近6000人次。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投入帮扶资金3911.07万元,引入帮扶资金3974.45万元。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说,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定点扶贫县扶贫点,立足部门资源优势,完善组织保障体系,认真谋划重点任务,推动文化和旅游扶贫取得新成效,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如期完成。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