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渔业法执法检查报告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5日下午在分组审议渔业法执法检查报告时认为,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水产品、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渔业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要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发展。
刘振伟委员说,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是城乡居民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不仅要供应充足,还要质量安全可靠。要下决心净化渔业水域环境,对各类侵占和污染养殖水域事件,严肃依法处理。同时,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促进绿色发展,如支持鼓励海水多层次多营养综合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绿色养殖模式,发展不投饵滤食性鱼类和滩涂浅海贝藻类养殖,以渔净化、以渔控草、以渔抑藻,实现水域生态环境净化和产业发展双赢。
谢广祥委员建议,进一步提高标准化养殖规模和比重,加强基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加大产地质量安全风险检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力度,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等绿色优质水产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同时,要加强养殖用药的监督指导,强化水产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饲料、兽药、添加剂和其他违法违禁投入品的行为。
在发展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方面,杜黎明委员建议,在稻田挖潜,大力推广稻鱼、稻虾、稻鳅、稻蟹等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不断提高宜渔稻田养殖比例,增加养殖产业和综合收入。同时,进一步巩固传统渔业优势区,优化传统优势水产品种,进一步丰富水产品供给种类。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李登海表示,我国目前海洋养殖和湖泊淡水养殖发展很快,但在新品种方面的科技投入还比较落后,应加强相关科研工作和科技投入,促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