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写在百色起义90周年之际

2019年12月11日09:0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写在百色起义90周年之际

这是百色起义纪念馆(12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这是百色起义纪念园(12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这是位于广西百色的红七军军部旧址(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这是一个与旗帜有关的日子:1929年12月11日,右江畔春雷骤响,百色起义部队在红土地上树起鲜艳的红旗;20年后的同一天,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部队后续血脉参与下,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了千年雄关镇南关(今友谊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这是一段永无止境的征程:从远征7000里、游击20载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坚定的初心从未改变……

百色起义90年,热血续写历史,信念启迪未来。

从“左右江红旗不倒”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理想信念跨越时空谱写史诗

这是位于广西龙州县的红八军军部旧址(10月22日摄)。新华社发(杨驰 摄)

这是位于广西田东县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内景(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两层的村部小楼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砂糖橘销售正旺,通屯路即将全面竣工,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正带领群众开展“最后的冲刺”。“我一定要代文秀书记走完扶贫‘长征路’。”

黄文秀,这位从左右江老区走出的北师大研究生,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工作。半年前,年仅30岁的她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留下“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毅声音。

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90多年前,我们党开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征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受挫,但并未动摇共产党人的信念。

就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的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随后,1930年2月1日,又领导发动了龙州起义,创建红八军。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鼎立于祖国西南地区,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根据地之一。

在与中央红军会合的远征中,红七军将士们历时9个月、跨越5省、转战7000里,与反动势力战斗100余次。

“有的小战士为了不掉队,睡觉时就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和班长绑在一起。”百色起义纪念馆研究馆员麻高说,7000多人的部队抵达中央苏区时,只剩下2000人左右。

红七军主力出征之后,韦拔群仅带着一个师的番号和数十名老弱战士留守右江,重新组建部队、建设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顽强地开展斗争。

“今日处恶境,但相信,雾散天会晴。想起好前景,浑身劲,吞菜也甜心。”韦拔群把3个儿子取名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表示革命决心。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战场,理想信念的旗帜始终在左右江老区高高飘扬。当地总结出“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起义精神。

在百色、东兰、龙州等左右江老区,当地最雄伟、庄严、宽阔的建筑往往都是红色革命纪念场所。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成为当地的热门事业。

上世纪90年代,5万多名筑路职工经过长期艰苦奋战,在极为艰险复杂的“修路禁区”中,建设了被誉为“中华扶贫第一线”的南昆铁路。

走进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车务段办公区,第一步踏上的就是由百色起义历史灯箱组成的“红色大道”。在“南昆之星”展示墙上,一个个不同时期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铭刻着“南昆精神”的传承。

“百色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史。”百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彩毕说,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村口石柱上刻着的这8个红色大字,是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带领群众与石山奋战的铮铮誓言;

壮族“老支书”莫文珍,带领全村14个自然屯220户1300多人走出大山,发展芒果产业脱贫致富;

“扶贫状元”陈开枝,23年间到百色帮扶100余次,用永不停歇的脚步履行对贫困老区的承诺;

……

一个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一棒接一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对先烈们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最好告慰!这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生动注脚!

从为人民求解放到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始终秉持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这是位于广西田东县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内一角(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这是来自越南的自驾游客在广西凭祥市友谊关留影(2018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共产党领导真正确,工农群众拥护真正多,红军打仗真辛苦,粉碎反动势力乌龟壳……”激昂的歌曲来自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90年前,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是著名的“红军村”,但也因此曾被反动派焚烧成一片废墟。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谷村大力发展秋冬蔬菜、水稻种植、餐饮、运输、红色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新生”。目前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2004年,百谷村成立了红军歌曲合唱团,“现在日子过得好了,要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唱好红军歌曲。”合唱团团长韦天朋说。

90年前,革命先辈们正是怀着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信念发动了起义。推翻土豪劣绅的统治、制定劳动保护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分给农民、男女平等、实行平民教育……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宣布的“实施政纲”体现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左右江老区面貌与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百色、河池等地布局建设了平果铝、南昆铁路、龙滩水电站、岩滩水电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在右江峡谷中,折线型的百色水利枢纽大坝甚为壮观。项目建成后,往日肆虐的“洪魔”被降服,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日趋显现,2018年发电量达21.92亿千瓦时。

为进一步加快老区发展,2015年,国家批复实施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4年来,云桂铁路、贵南客专、百色水库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完工或开工,约200万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在今年广西批准脱贫的14个贫困县区,有8个属于左右江老区。

漫步百色深圳小镇,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这个深圳市帮扶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可容纳3万多贫困人口,学校、医院、政务服务大厅等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产业园。

老家在德保县的贫困户潘荣坡,一家5口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新房,他和妻子也在工厂找到了工作,“幼儿园就在楼下,老人接送孩子很方便。”

新立村“立”新颜!一排排新房鳞次栉比,一片片果林正在收获期,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与丰收的盛景……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倍感振奋:“全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是2009年的4倍,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探索革命道路到全面深化改革,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加快老区高质量发展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前,当地举行百色起义9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这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社村命河田园(2016年6月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拔哥故里党旗红,能人引领致富路”——在韦拔群故乡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葡萄种植基地竹门两旁的对联和正上方“共耕社”三个大字引人注目。

百色起义不仅是我们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又一次有效探索,也在统战工作、兵运策略、土地革命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起义领导人在东兰建设“共耕社”,制订《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探索符合实际的土地分配和耕作方式。

如今,当年修建的一条“共耕渠”仍然水流不断。村里成立了以“共耕社”为名的种养联合社和党支部,带动农户发展良种葡萄、蜜柚、油茶等特色农业。

作为铝土矿资源富集区,铝产业长期是百色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多重原因,当地生产的氧化铝甚至一度要千里迢迢运到遥远的大西北加工。

变化源于改革。近年来,百色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煤电铝一体化”,铝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百矿集团曾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传统资源型国企。借助煤电铝一体化,百矿集团一举实现转型,总产值从2013年的9.7亿元迅速攀升到2018年的234亿元,短短5年时间增长了24倍。百色市市长周异决说,吉利控股集团积极参与百矿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吉利百矿铝产业项目近日正式开工,这将为百色铝产业升级和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仁寿山庄景区(2017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广西百色靖西市鹅泉景区(2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改革创新不仅推动了老区产业转型升级,也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昔日右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田东县,村村设有三农金融服务室、便民服务点等金融服务机构,农户信用评级信息一目了然,足不出村就可享受申请贷款和保险、转账、刷存折领取补助等金融服务。

2008年,田东县作为试点开启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当地以金融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农金村办”为核心,形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田东模式”,目前正着力打造改革“升级版”。

在红七军战斗过的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如火如荼。县委常委、副县长叶柳艳说,河池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现已有深圳市60多批次知名企业考察进驻,正式签署合作项目达34个,总投资额339亿元。

在见证广西全境解放重要时刻的友谊关口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跨越国境,川流不息。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曾经的烽火边陲,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靖西市龙邦口岸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8000平方米的水果冷库、全程可视化的通道卡口、快速检测中心等设施齐全而先进。这是当地创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口岸新通道的成果。(记者刘伟、向志强、何伟)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