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1月5日电(记者 吴慧珺)近年来,为盘活闲置的古村落和古民居,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探索“古村落+新民宿”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新民宿”的发展让古村落焕发了生机。
黟县是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有“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的美誉,其中西递、宏村两处古村落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天际泛出一片鱼肚白,兴隆便起床为客人们准备早餐,在这个徽州的古村落里,他经营着一家新民宿。兴隆经营的这家名宿叫旧街墨野黄山集舍,在古徽州的核心地区——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赛金花故居,民宿是在原古民居的基础上保护性开发的。
“民宿是去年11月份开业,马上迎来开业一周年了。”兴隆说,来这里的客人多是在享受从清晨到傍晚,从山野到书房的度假生活。
在这家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宅里,民宿赋予了它新生命。在兴隆精心打造的院落里,有供儿童玩耍的树屋、供大人读书的书房、供客人聊天的茶室等功能区;房间取名来自十种不同的植物:桑、禾、麦、乔、椿、谷、芷、篱、橦、茴;每天晚上八点钟,兴隆都会花一个小时为客人们讲墨,把徽州胡开文墨厂260年历史的传统手艺分享给客人,风雨无阻,颇受年轻人的欢迎。从山花灿烂的春到白雪皑皑的冬,客人们纷至沓来打卡这家网红名宿。
如今,在黟县,像旧街墨野黄山集舍这样在古村落里的新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程丹介绍,黟县境内完整保存了众多古村落,目前拥有西递、宏村、关麓村、南屏村、屏山村、卢村等为代表的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4处中国传统村落,古民居3900余幢,为黟县民宿发展提供了载体。
在黟县碧阳镇石亭村,也藏着一家由五栋明代老宅翻新修建而成的特色民宿。走进石亭村村口,只见隐蔽的门头旁简单地写着“拾庭画驿乡村酒店”几个字,走进大门,一步一景,别有洞天,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连成一片,站在三楼的观景台,充满徽韵风情的古村落尽收眼底,远处的碧阳山似乎触手可及。
“过去,当地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村子里多是农家乐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拾庭画驿负责人黄智勇说,随着民宿走进古村落,越来越多的游客需求由“住一夜”转变为“待几天”。
据黄智勇介绍,民宿开业一年多以来,逢旅游旺季一房难求。“虽然藏在古村里,却并没有影响民宿的入住率。”黄智勇说,来打卡的客人们多是冲着徽州文化来的,民宿会不定期举办徽州文化主题沙龙,客人们十分喜爱。
在黟县,古村落里的新民宿潮,要追溯至黟县碧山村著名的猪栏酒吧。2005年,一对上海夫妇怀揣着徽州梦,来到黟县碧山村,买下一幢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民居,打造了这家新民宿。截至2019年6月,全县注册登记的住宿业单位有1176家,其中民宿745家。
黟县民宿业的兴起,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县民宿直接提供了就业岗位近3700个,间接带动1.8万人就业,累计接待过夜游客400万人次,民宿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记者注意到,为适应市场需求,黟县民宿还按大众、中端、高端民宿有序分层发展。大众民宿以“宿身”为主旨,保持简洁、干净、舒适;中端民宿以“宿心”为主旨,主题化经营;高端民宿以“宿神”为主旨,主题化、规模化、环境美化同步发展。
不久前,黟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