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桥畔 幸福花开(70年,共同走过·大国小家)
2019年11月01日04: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2018年4月,西双版纳大桥旁,市民放飞孔明灯,庆祝泼水节。 |
![]() |
改革开放前,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挑着物品通过竹子编制的小桥过河。 |
“以前,过澜沧江,我们得靠竹筏摆渡;村庄密、水流缓的地方,会搭起竹桥。那时的竹桥,又小又窄,运个东西全靠肩扛背驮;赶上上游来大水,竹桥被毁是常事。”没有桥,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年近70岁的西双版纳老知青彭振戈回忆起早年间的生活,始终绕不开澜沧江的桥。
新中国成立前,澜沧江景洪段没有一座跨江大桥。直到1965年允景洪澜沧江大桥建成通车,才结束了千百年来百姓只能依靠竹筏和小船摆渡过江的历史。
时光荏苒,如今在澜沧江景洪段已建有允景洪澜沧江大桥、西双版纳大桥、景洪水电站白塔大桥、橄榄坝大桥4座跨江大桥,大大改善了沿岸交通,也见证了西双版纳的发展。夜幕降临,一座座澜沧江大桥被霓虹灯点亮,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彩虹桥。
漫步西双版纳大桥,彭振戈不无感慨:“这么多跨江大桥,当年想都不敢想。这些桥,带动了西双版纳的发展。西双版纳发展越来越好,也一定会造出更多的桥。”就在不远处的澜沧江边,神秘谷大桥、澜沧江黎明大桥两座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不少傣家群众翘首以盼。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1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