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 我们为什么不能忘却

梁秋坪 宋子节 宫宜希

2019年09月18日13:56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1931年9月18日深夜,柳条湖的爆炸声、北大营的炮响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后短短数月,东北全境沦陷。自此,东北人民陷入14年水深火热中。

88年过去,红色故土焕新颜。时光荏苒,但那段耻辱与血泪交织的历史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永不可忘!

血的教训不能忘却。“九一八”始终敲响着振聋发聩的警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响亮有力,意义深远。

记住这一天

是记住“不抵抗”的国耻

“九一八”的屈辱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上写得分明:“1931年9月18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那一天,当沈阳城被炮火硝烟所笼罩时,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正在戏院观看京剧;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正给父亲做寿;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万福麟将大权交给儿子,自己留在北平……东北地区及辽宁省的军政要员们大半不在岗位上,就连北大营驻军中,也有不少将领不在营里。

面对日军步步紧逼,荣臻竟然下达这样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沈阳城次日即告陷落,不到半年东北沦陷,3000万同胞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

这是一个巨大国耻,不仅是日本军队蓄意侵略,更是因为当局“不抵抗”让中华儿女在沉沉暗夜中悲愤伤痛。

“吾和你抬头试望,东北何方?辽沈何乡?白山黑水,是谁的封疆?”黄炎培在1935年悲愤地写下“重光歌”,道出了人们的悲痛与愤懑。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是2014年12月,习近平参观南京军区军史馆时对在场官兵的谆谆嘱托。

在历史的回望中,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凄风苦雨历历在目。88年,春秋更迭,沧桑巨变。当纪念“九一八”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心中波澜起伏。“一寸山河一寸血”,虽然苦难的历史已经终结,但越是如此,越要我们居安思危。记住这一天,是为了记住“不抵抗”的国耻。

记住这一天

是记住为国奉献的无数英雄

“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

“九一八”事变爆发当天,尽管东北军执行了“不抵抗政策”,但仍有零星自发的抵抗。东北军的部分爱国将领打响突围之战。

时任北大营驻军620团团长王铁汉在回忆录中写道:敌人向本营房进攻时,我决心还击……毙伤敌人40余名。就在敌人攻击顿挫之际,忍痛撤出。

中华民族的反抗从“九一八”之夜开始。在北大营响起的还击枪声,正是中国儿女奋起抗战的先声。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东北人民和部分官兵纷纷走上抗日战场,用血肉之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大量日军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赵尚志被特务偷袭,重伤被俘后牺牲;抗日女战士赵一曼历经9个月酷刑折磨,英勇就义,年仅31岁。

……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无数的无名烈士以顽强的斗志,拼杀在烽火硝烟中;以不屈的脊梁,筑起血肉长城;以满腔的热血,捍卫祖国河山。记住这一天,是记住为国奉献的无数英雄。

记住这一天

是记住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

面对日寇铁蹄的无情践踏,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中共中央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东北大地抗日烽火熊熊燃起,各种抗日武装如工农义勇队、大刀会、自卫军、红枪会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帮助下,组织了抗日联军,为全面抗战和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十四年的艰苦卓绝与浴血奋战,是人民对自由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追求,是人民对摆脱屈辱和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梦的渴望。十四年“浴火重生的曙光”照亮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记住这一天,是记住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

记住这一天

是记住世界对和平的追求与珍视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给人类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不能遗忘。

“九一八”事变是军之辱,国之痛,民之殇。这种耻辱不容岁月尘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就是记住一个深刻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但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人类头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2014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深刻阐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1600余字的讲话全文中,共18次谈到“和平”,凸显了中国珍爱和平信念、维护和平的决心。

今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没有和平,冲突不断甚至战火纷飞,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往来等都会沦为空谈。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恐惧,实现安居乐业、普遍安全,希望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

“九一八”,刻入骨髓的数字,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那段黑暗的历史,中国人民不会忘!国耻在心,重任在肩,记住这一天,是记住世界对和平的追求与珍视。

(责编:岳弘彬)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