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武汉: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
|
“我们端的这个饭碗,一定是我们生产的粮食,自力更生的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少”,走进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展示厅,墙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重集团考察,强调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武重集团党委书记杜琢玉说,6年来武重凭借自主创新,先后研制出一批重点领域的高端装备,在多个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从武重的机床生产车间到东湖高新区(也称光谷)展示中心,从长飞光纤的拉丝车间到武汉新港的集装箱码头,习近平总书记6年内两次考察武汉,就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近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回访,深切感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江城涌动着澎湃的创新动能,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国重器”握在了自己手里
拉丝、退火、冷却……光谷的长飞光纤生产车间里,光纤预制棒在2000多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变成发丝般粗细的光纤,整个过程不到1秒。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到光谷考察时,详细观看了光纤通讯等创新成果展示,指出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长飞光纤总裁庄丹当时就立下目标,2020年实现预制棒、光纤、光缆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这些年来,我们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开展创新试验,终于在大预制棒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提前了4年。”
“不断创新,才能走在前面。”庄丹说,耗时7年,长飞光纤率先在国内研制出G.654.E光纤,拥有更低的衰减系数和更大的有效面积,特别适用于5G网络传输。目前已成功应用在京津济宁陆地干线,成为中国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案例。
同样位于光谷的烽火科技集团,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曾到这里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为全力打造信息通信领域的“大国重器”,烽火科技与大唐电信于2018年7月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总书记指出,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中国信科总工程师余少华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特别是近一年多来,中国信科不断加快科研攻关步伐,持续冲刺,“三超光传输”技术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全流程5G智能制造生产线、商用100G硅光收发芯片、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9纳米光刻试验样机……近年来,光谷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幅保持25%以上,已成为中部地区创新高地。
“写在大地上”的论文越来越多
“这些工业级3D打印装备,全部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已经出口到美、英、德等十几个国家。”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史玉升向记者介绍。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光谷展示中心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在史玉升的积极奔走下,第二年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工业级3D打印技术产业化之路。
“正如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史玉升介绍,短短5年时间,华科三维研发的大型复杂陶瓷零件3D打印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制造出行业领先的直径1.6米大尺寸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零件。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还有2007年回国创办锐科光纤激光公司的闫大鹏。2013年锐科激光研制的国产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与国外先进水平已实现“并排跑”,某些技术指标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如今公司又研发出2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项高端技术的国家。
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背后,是由国际国内高端专家人才领衔、一批“80后”“90后”博士担纲的研发团队。
总书记强调,要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光谷目前集聚了以4名诺贝尔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等为代表的大批高端人才,重点打造光电、生物等8家专业工研院和联影医疗、高德红外等2家企业工研院,建成一批大学科技园和60家孵化器、103家众创空间,每年吸引20多万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日均新增科技型企业98家。
黄金水道“中梗阻”正在打通
武汉新港阳逻港第二期码头,两台塔吊正有条不紊地将500多个集装箱转载到一艘万吨级货轮上。
“这批货物沿江而下,3到5天便可直达上海,换船后踏上‘海上丝绸之路’。”武港国际营运操作部经理余立麒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万吨级货轮去上海港,因为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将自己的商品从武汉港发往世界各地。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第一站就来到了阳逻集装箱港区。“当时大雨滂沱,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蹚着积水,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让我们备受鼓舞。”回想当天的情形,余立麒仍难掩激动。
“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这份嘱托我们铭记于心。”武汉新港管委会主任张林介绍,武汉整合长江中游港航资源,形成了以阳逻港集装箱为核心,全域重件、散货和液体等门类齐全的港口集群,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成为服务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沟通全球物流集散的重要支点。这标志着长江黄金水道的“中梗阻”正在打通。
从阳逻港到洋山港的“江海直达”航线,曾因船期不稳、运输耗时长而几停几开,不少企业货主无奈转向铁路和公路运输,物流成本大幅增加。为此,武汉新港联合多家部门对该航线的船舶运输、停靠、吊装、通关、检验检疫等各个环节作出细致规定,最终实现72小时准点直达。如今,这条航线已实现“天天班”,成为长江最繁忙、最稳定的品牌航线之一。
中外运武汉公司船代部经理张广军算了一笔账:武汉至上海单个标准集装箱平均运价是公路运输成本的1/8,铁路运输成本的1/3。
随着黄金水道的畅通,武汉港的市场腹地越来越大,“拉下水、送上船”的货物越来越多。如今,武汉港的服务范围拓展至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朋友圈”已遍及全球,西可达西欧、中亚,东可抵日韩,南可抵东盟,成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3日 0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