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开山岛8月31日电 海岛倾热泪,丰碑奠忠魂。8月31日下午,骄阳似火,海风拂面,开山岛上一片肃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丁仲礼等共同为全国“时代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的铜像揭幕。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奉命守卫开山岛。彼时,岛上怪石嶙峋、寸草不生,没有水也没有电,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炉、一台收音机,就是全部家当。
32年来,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始终抱定“守岛就是卫国,国安才能家宁”的信念,无怨无悔,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王继才牺牲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肯定王继才同志的光辉事迹,要求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好的告慰,通过雕塑的方式来凝固守岛英雄王继才的形象,让他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丁仲礼说,时代造就了英雄,英雄也鼓舞了时代,王继才同志用一生诠释爱国奉献的精神,激荡时代、历久弥新。
海风阵阵忆往事,一草一木皆序章。岛上的灯塔、瞭望台、航标、测风仪仍在坚守,菜园、捕鱼点、水窖等还在,王继才亲手栽下的桃树,如今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被称为王继才夫妇精神之树的苦楝树,象征着永不屈服,缅怀的人们经过树下,不约而同地驻足一会儿,仿佛能通过这些石头缝隙间的生命,看到瘠薄岁月里开出的大美之花。
对王仕花来说,每天清晨,红日升起的时候,她还会像几十年来的每一天一样,到后山升旗、敬礼,在大海的涛声中,完成内心深处最虔诚的一次注目。
下午4时许,伴随着阵阵海风,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扶着望远镜凝视远方的王继才铜像缓缓显现,似守护神般矗立在岛上。落日的余晖中,铜像似乎被注入了王继才的灵魂,记者耳边又回想起他常说的那句话,“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卫国,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守卫开山岛”。如今,王继才终于永远地留在了开山岛,践行他一生守岛的诺言。
坐着小船远去,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海鸥还在空中盘旋,王继才的雕像越来越小,而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却愈发鲜艳。海风习习中,王继才的声音似乎从远方传来,他说他要继续守护这个岛、这片海域、这个国家。(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李薇)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