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甘肃行的4个难忘瞬间

2019年08月23日07: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8月19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考察调研。从京城出发,习近平首站即到敦煌,随后,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经嘉峪关、张掖、武威,穿越河西走廊东部地理分界线的乌鞘岭,来到此行最后一站兰州。

一省、四天、十个考察点,这一路,行程满满,注定不平凡。在祁连山下、古丝路上,习近平用四天时间穿越千年时光,走过了一条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长廊,留下了许多难忘瞬间。

停下脚步笑问游客:“你们从哪来?”

“总书记好!”“习主席好!”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了解莫高窟保护和研究情况。看到总书记来了,正在参观游览的群众激动地欢呼起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激动一刻。

习近平主动走上前去,同大家热情握手问候,问大家都从哪里来、路途远不远、费用高不高,并祝大家旅游愉快。

一位带着孩子自驾出行的游客从二层栈道探出头,兴奋地朝总书记挥手。总书记停下脚步,笑着抬头望向这个热情的小伙子,跟他聊起了天:

“你们从哪来?”

“我们从江苏南通(来),我们带小孩自驾过来的。”

“自驾要用几天时间?”

“我们大概用了4天。”

“一路上可以看一看,孩子们可以长见识。”

一言一行,尽显亲民情怀。

临时下车,同群众亲切握手致意

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来了的消息,点燃了陇原大地的热情。20日,习近平来到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习近平离开高台县城时,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挤满街道两侧,激动地向总书记挥手欢呼,许多群众挥舞着国旗,高呼“祖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看到热情的群众,习近平临时停车,这时街道两侧的人群沸腾了起来。习近平走下车来同群众亲切握手,向大家频频致意,人群中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欢呼声。这意料之外的惊喜,让当地群众激动不已,整个县城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一个小小的举动,足见爱民的拳拳之心。

村民家里话家常:“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

2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甘肃省古浪县富民新村,看望从山区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的乡亲们。他走进村民李应川家,小院洁净、住房敞亮、厨卫设施齐全。在客厅坐下来,习近平拉起了家常。总书记说:“这日子过得好啊。”李老汉笑着答道:“幸福得很。”在场的人一阵欢笑声。

“以前是什么样的日子?”习近平关切地问。李老汉拿出一张搬迁前的老照片给总书记看:“这就是我家的住房,土坯盖的。”照片上曾经居住的土坯房同现在窗明几净的新居有天壤之别。

“这是哪一年搬过来的?”总书记接着又问。李老汉答道:“去年搬上来的。”总书记感慨道:“这变化真大。搬进了一个新房,真不错。”李老汉的儿子接过话头激动地对总书记说:“幸福多了。总书记,共产党真正好得很。”

总书记笑着说:“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给老百姓办事的。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家常问答之间,“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展露无遗。

拿起开沟犁,开沙沟、铲黄沙

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察看林场整体风貌,听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整体情况汇报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介绍。现场,几位林场职工正在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习近平走过去,向他们询问作业方法,并拿起一把开沟犁,开沙沟、铲黄沙,同他们一起干起来。旁边的村民问:“总书记的体力还好啊?”总书记说:“这点体力还得有!”

娴熟的动作、干活的把式,折射的是坚守的初心。在陕北高原,他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都干;在福建宁德,他一把锄头扛在肩,大步走过田埂,跟大家一起清淤修渠;在首都北京,他一下车就扛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同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与人民在一起,和群众同劳动,数十年来,习近平熟悉的姿态背后,是不变的情怀。

“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习近平甘肃之行留下的一个个难忘瞬间,传递的是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