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边疆行】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抒写新时代的克松篇章

2019年08月21日20:5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原标题:【新时代 边疆行】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抒写新时代的克松篇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嘉宁):高原的阳光照在西藏山南市克松社区73岁的索朗多杰老人身上,他给我们讲述了从当农奴被奴役到翻身解放、实现小康的故事。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image001_副本

  克松村村民索朗多杰老人 摄影 王嘉宁

  “我的父母都是农奴主的奴隶,我小的时候就为农奴主放牧,从凌晨开始一直干到晚上一两点钟,一天领到的粮食也只有半斤糌粑,而这些粮食如果做成面团的话一顿就吃完了,只能做成糌粑粥来充饥……”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克松村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克松庄园的农奴被当成“会说话的牛马”,承受着惨痛的人身奴役和经济上的剥削,饥寒交迫是他们悲惨生活的常态。

  1959年,西藏平叛以后,在中共西藏工委的领导下克松村率先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民主改革60年来,勤劳智慧的克松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心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尽心竭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力实施科技致富、积极开拓收入渠道,全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索朗多杰解放前没有土地没有牲畜,解放后他分到3亩地、1头牛,生活逐渐有了起色。现在,索朗多杰已经拥有9.8亩良田和众多的牲畜,收入也有了盈余,几年前还盖起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房屋。他说:“民主改革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孩子们的命运。现在他们是国家干部。”

  60年前,克松的农奴没有自己的住房,如今克松人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了水泥路。60年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医疗卫生机构,而现在每个居委会都建成了村级卫生室,并配有两名村医。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克松村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率也达到了100%,宽带网络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等设施基本完善,以现代商贸、旅游、通讯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1959年,克松村刚刚摆脱农奴枷锁的束缚,但农民收入微乎其微。60年后,2018年克松村总收入达3427.47万元,人均19735元,2018年的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98.7倍。2018年克松村粮食总产量1963吨,农业总收入为247万元……这些数字在民主改革之前是克松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转眼间,这种改变就切实地发生在了克松村民身上,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个克松人脸上!

  克松村作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60年来所呈现出的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是西藏沧桑巨变的生动缩影。相信在新时代的号角下,勤劳智慧的克松人能够乘着浩荡东风干出更好的成绩,抒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克松篇章。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